粮食涨价了,老百姓就富了吗?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粮食是社会最基本的物资,在市场化条件下也是最普通的商品。
最近看过一部短片,是周总理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请三个科学家吃饭的事。由于当时粮食供应不足,很多人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周总理了解情况后,对秘书强调的是一定要保障每人每月28斤粮食的供应量。这种情况下,是一人一年336斤。在那个时代,人们只要吃饱(甚至不饿肚子)就是幸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以来,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的粮食消费量居然在逐年下降,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110公斤,比50年代下降了36.6%。我国有14亿人口,2019年粮食总产量是6.64亿吨。按照人均消耗110公斤计算,实际上只需要粮食1.54亿吨。剩余的粮食呢?实际上将成为牲畜饲料,供给我们肉、蛋、奶等生活资料。
大家想想,粮食本身也是有市场供给关系决定的。当人们吃的粮食少了,粮食价格能上涨吗?现在让粮食价格上涨就是一个难题。
按照《关于公布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和《关于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的通知》,2020年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是1.12元/斤,限量收购3700万吨。从今年夏粮收购情况来看,还是不错的,小麦价格还在最低收购保护价之上,每斤普遍在1.15~1.19元之间。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今年几乎不可能出现托底收购的情况。
为什么这样便宜的价格,农民还会卖呢?因为,除了自己吃之外,存着也没用啊。除了农民个人供给,我们还有很多大农场,我们还可以从国外进口粮食。
根据美国小麦协会的价格显示,美国产的一些小麦离岸价格只有1500人民币到1800人民币之间。我国小麦价格跟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差一般在每吨500~800元之间是正常。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我国小麦进口均价是2000元每吨,进口量244万吨(约48.8亿斤),大幅增长264%。如果考虑到海运费、税费等价格提升,差不多相应的价格也能提升200~300元。像这样我国小麦市场的价格才会稳定。
为了减少国际低价小麦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冲击,我们一直是实行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
在机械化生产已经越来越普遍的今天,粮食生产的社会化必须劳动时间也越来越少,价格相对变低也是正常的。一个农民现在完全可以组织几千亩地的生产和收获,现实是每个家庭也仅仅三五亩地。如果仅种粮食,除了播种和收获,农民大部分时间都是无事可干的。因此就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2019年我国农民工人数达到了2.9亿人。
所以,现在社会整体富了,粮食价格却没有涨起来,是市场自发的价格决定机制形成。
- 上一篇:中国的老年人的养老金去了哪里?
- 下一篇:今后独生子女养老是个大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