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1千,却每月到账就取钱,是怕钱没了吗?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不把任何财产放到自己不可控的范围外,在家里随用随取,可能是很多老人的习惯。
小时候,见我的大爷大娘,都是把家里的钱存放到挂轴后面的墙缝里,或者黑咕隆咚的床底下的鞋盒子里。因为这种藏钱方式最方便,而且最放心。虽然说听说过有人的钱被老鼠啃了,但是他们只是把钱包了一层塑料纸放到了一个密封铁盒子里,加了一重保障而已,并没有改变习惯。现在似乎很多农村家庭依然有在家里放钱的习惯。
现在能够领养老金的老人多数都是已经年龄很大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领取人员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经历过贫穷的时代,在那个时候人们不需要去银行存钱的,一点点钱把钱放手里就好了。
记得小时候我大姑每个季度会给我奶奶通过邮政汇生活费,收到汇款单的当天奶奶就会去取钱。他们的想法就是放在银行和邮政,都是放在外人手里用着不方便。
大多数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知道手机操作的方便。即使会用的,也非常担心手机的安全性,认为手机丢了钱也丢了。很多老人都有守成思想,宁可抱着浪费点时间的想法,也不会去接受新事物。我都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挺好。本来都没有多少年寿命了,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不行吗?
就像我们投资理财一样,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投资方式,不要盲目尝试。
其实,现在在农村种地花不了太多时间,农村老人的时间很多的,他们也不跟年轻人一样上班,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养老金。一般他们都会每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的养老金或者失地农民的保险金,每人也就几百到1000元。
每月发了养老金去一下银行,其实也是打发时间。很多老人还成群结队的结伴而行,成了社交活动了。银行的服务还好,能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而且有的银行网点还提供矿泉水。其实老人每月去银行取出现金来,有点像很多年轻人打卡的爱好一样啊。
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习惯。没有必要嘲笑也没有必要反驳,尊重他们就好了。这样社会反而会更和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