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怎么理解?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这是一个优秀教师之两翼,缺一不可 。
怎么理解教而不研则浅?我儿子的物理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他的学生成绩也很好,但是这家伙就是从来都不参加教研活动,更没有文章发表,所以他的职称最高就到中教二级了,怎么也上不了一级,因为没有教研成果,没有文章发表。他也潇洒,也倔强,就是打死都不写论文,即使不能评中教一级也不管。他说,当年就是因为怕写文章才学的理科,现在叫他写文章,相当于让他登天!
学校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希望他能总结出一二三点经验出来供同行参考学习,可是他憋了半天,楞是写不出百把个字的经验总结出来。
所以,他个人的教学影响力,就只能仅仅局限在一个教室里,而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体系,传播得更远。
只教学,不研究,终究是一个教书匠,不可能成为教学专家,更不可能成为教育家,因为他没有研究成果,就不可能是“著作等身”,也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怎么理解研而不教则空?我的一个同学在大学里当教授,但是这家伙几乎只搞研究,不教学。他搞的是人口理论研究,这是一个很热门的研究,由于研究成果丰硕,有多篇文章在国际上发表,影响办非常大。所以学校也不管他教学怎么样,就让他专心搞研究。
他是那种比较木讷的人,不善言辞,教不了学生。我看过他的论文,怎么说呢?满篇都是正确的废话,一点实际应用都没有。
只开展研究,不教学,这样的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把研究成果付诸实践,谁知道你的研究成果是否正确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我的观点:一个老师,如果只想让自己的影响力局限在一个教室里,那么他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认真教学就行了。这样的老师,教得再好,充其量也是一个教书匠。
如果一个老师想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绩,那么他就必须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研究活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等等,这样他才能成为专家,甚至是教育家。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一枚。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来源:网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