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首先通过蛋白质工程对腺嘌呤脱氨酶进行改造,因为现在已发现的发现腺嘌呤脱氨酶不可用。腺嘌呤脱氨酶能够将腺嘌呤A脱氨转变为次黄嘌呤I(下图b),I在被细胞识别的时候识别为G,所以最原始的基因组上编辑的直接结果并没有真正的实现A•T碱基对转换成G•C,而是I•T碱基对,经过DNA修复或者复制后,才是G•C(下图c),编辑过程如下。
然而目前发现的腺嘌呤脱氨酶只有transfer RNA即tRNA才有活性,在正常的DNA链上没有活性。因此作者通过蛋白质工程对大肠杆菌E Coli的腺嘌呤脱氨酶E. coli TadA(ecTadA)进行了改造,人工进化得到能够对正常双链DNA上腺嘌呤进行脱氨的酶。突变细菌能够将抗生素抗性基因中的腺嘌呤转化为肌苷,以抵抗抗生素,存活下来的细菌编码了一种能够在DNA上进行腺素-肌苷转换的腺嘌呤脱氨酶。这个工作量是极大的,需要对蛋白质的结构知道得非常精细,并且了解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然后将改造后的TadA, Cas9外加一段识别靶位点的 guide RNA就组成了一个腺嘌呤碱基编辑器( adenine base editor,ABE)编辑系统。这篇文章的作者写道:“定向进化和蛋白质工程得到的第七代 ABEs(ABE7.10),它能有效地将A-T碱基转化为G-C碱基对(人类T细胞中效率为50%),非常低的插入缺失突变(indels)率(通常是0.1%)。ABEs引入点突变比现有的Cas9核方法更有效、更干净,它比Cas9产生更少的非目标基因组修改,并且可以在人类细胞中进行疾病纠正或抑制疾病的突变。”
ABE编辑系统可以直接修复人类基因组中单碱基突变的类型,这大约占人类疾病相关点突变的一半。这些突变与遗传失明、镰状细胞性贫血、代谢性疾病、囊性纤维化等疾病。张锋也表示:这个新系统是“基因组工程工具箱里真正令人兴奋的补充”。
参考资料:Gaudelli N M, Komor A C, Rees H A, et al. Programmable base editing of A•T to G•C in genomic DNA without DNA cleavage[J]. Nature, 2017, 551(768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