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的,要是照你说的这样,那这个“实施干预性应对通缩”的机构(一般都是一个国家的央行)决策水平也太差了!
你说的现象差不多就相当于:池子里缺少10吨水,而你一下子倒进去200吨……将家里淹了!
央行的决策者又不是居委会大妈,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通胀通缩都是社会宏观环节长期不平衡形成的通缩也好,通胀也好,一般都是因为“长期的宏观社会经济不平衡”造成的,这种成因里面,“时间的积累”因素不可忽视。
那么,从根本上解决某种“不平衡”肯定也要从“社会大经济”的方方面面入手,那这就需要时间了,无论最终采取的办法如何,
想一下子解决都很难,就更别谈“一下扭转到对面”了!
临时的干预性措施只能缓解一时在经济出现某种方向的疲软状况时,临时的干预手段,确实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起到短暂的、局部的缓解经济压力作用。但是根本上的解决还是依赖于社会经济大循环自身。
以“做得很过分的美国”为代表的各国央行,最近频频的大放水措施,
同样也是旨在“缓解一下当下的压力”——只要不跨,后面还有时间寻求更多的机会,
但如果一下压力大的时候,将脊梁骨压断了,
按再想恢复到正常的状况,便不知后年马月了。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就像国人迷茫的“过桥贷款”:明知利率过重、无法解决缺钱的根本,但也得去做啊,否则,立马就死,
至少做了,能缓过来,通过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寻找其他翻身的机会。
小到个人是这样,大到国家也是差不多的原理。
所以,无论从历史上的经济表现来看,还是当前的各国做法,经济大环境不可能因为一下子从一个极端因为直接干预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
美国为解决流动性问题“上限无节制”的做法都难奏效,扭转过头,那更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