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现在很多人都会带上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然而,当年靖难之变以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迁都北京,实在是迫于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原本的北京城并非“国门”,最终被迫成为国门而形成了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不知前车之鉴,朱元璋的天真众所周知,明朝也施行分封制,最初的明朝藩王拥有一定的实权,尤其是明初镇守边地的九大塞王。
历史上的汉朝、晋朝都曾经施行分封制度,然而毕竟皇权与藩王之间水火不容,汉朝有七国之乱,晋朝有八王之乱,引发大祸。尤其是晋朝的八王之乱使得晋朝国力大损,北方蛮族入侵造成了中原的巨大灾难。
虽然朱元璋是草莽出身,然而他并非不知道这些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但朱元璋仍旧坚持恢复分封制。朱元璋认为汉朝的七国之乱,是因为景帝年幼之时不顾亲情杀死吴王之子造成。只要兄友弟恭,分封制就能够成为朱家王朝最坚定的靠山。明太祖的天真,给日后明朝皇室内部同室操戈埋下了祸根。
燕王朱棣攻破应天府夺取皇位之后,紫禁城却住得并不踏实——当年为了与朱允炆抗衡,朱棣将北方原本用于镇守抵抗蒙古铁骑的明朝边防精锐全数抽调南下。整个长城沿线的明朝精锐几乎全部消失,使得当时中原腹地再次暴露在漠北铁骑的攻击范围之内。
明帝国北界大规模内撤,为了抵抗漠北铁骑成祖不得不考虑边防问题,然而重新派人镇守,难免会有人效仿赵匡胤陈桥兵变,或者藩王效法自己再来一次“靖难”。考虑再三,成祖干脆直接迁都北京亲自掌权镇守北界。
更何况,南京大多都是惠帝旧臣,对于成祖来说不是“自己人”,而北京是朱棣的老巢根基深厚,自然更加利于皇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