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都有什么特点呢:如影随形,与本体相伴相生,永远无声的跟随着本体。
英国的影子内阁虽然叫“影子”,也的确像影子一般对内阁如影随形,不过影子内阁绝非影子一样默默跟随寂静无声,反而是专跟内阁唱反调的群体。
最早使用“影子内阁”这一名词的就是当年绥靖之策的主要倡导者,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1907年,作为在野党魁的张伯伦正式组建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届影子内阁。
光荣革命以后,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的英国,其议会包括了上议院与下议院。上议院成员不需要选举,也没有实际权利,自然也只是个摆设;而成员由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是英国的核心所在,多数党党魁就是英国首相,首相挑人组建内阁做事。而反对派一方也就是所谓的在野党,专门给内阁挑刺。
被在野党质询、问责、刁难是英国的传统,影子内阁的出现其实也并没有改变什么,只不过是将这一传统更加制度化、体系化,让在野党跟内阁唱反调的模式有了更加明了的显示。
用比较简单明了的话来比喻一下就是,内阁就是表演者,在野党就是挑毛病的观众,观众挑表演者的毛病很正常,而后来专门设立了个“挑刺群”给观众们用,让双方的对立摆到了台面上。
自然,反对派做的事情影子内阁都做,而影子内阁的阁臣们也都有正式的工作,领有对应的薪水,接受英国官方的补助,“影子内阁某某部大臣”,也就是在野党负责该领域事务的成员。
在议会制的国度里,在野党的直接目标自然就是对台上者取而代之,所以影子内阁对于内阁非但不会像影子那样跟随符合,反而处处作对处处唱反调。遇到议会的辩论,影子内阁专门挑内阁的缺失进行攻击。如果最终影子内阁成功了,那么就可以迅速组建自己的内阁直接完成交替——由替补预备迅速转正。
影子内阁制度自英国诞生以后,也被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联邦各国所广泛接受,影响相当深远。影子内阁,是作为监督者、质询者以及替补者的角色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