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要一说起明王朝这句话肯定就会出现,然而很多疯狂迷恋明朝的人,对于明朝天子为何要取守国门却说不清楚,要么讳莫如深,要么不知其理。靖难之变以后,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了北京,最终形成了天子亲自坐镇边关戍守疆界的格局。
皇帝定都边地,亲自守住了万里江山的门户,听上去多么英勇无畏,然而,顺天府也就是北京城,到底是如何变成国门的?明成祖为何又执意要亲自迁都戍守门户呢?
明朝初期,北平可不是国门翻开明朝的地图,尤其是明朝永乐朝后比较稳定或者是明后期的时候,都能非常明显地看出,明朝北部京都附近,也就是山海关南北一带,几乎就是贴着渤海,漠北铁骑几乎就要冲破明朝的“细脖子”冲进海里了。正是因为明朝这么古怪的形状,使得山海关的地位更加重要,也是北京城被称为“国门”的主要原因。
明朝初期,直到朱棣正式登临皇位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曾经的燕王封地北平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城,压根就不是什么国门。明太祖建立明王朝以后,当时与北方的北元之间的分界,大抵上与如今内外蒙古之间的界线差不多。朱棣的封地与北元之间,隔着相当辽阔的一大片高原,与后来所形成的站在北京城几乎就能眺望到漠北铁骑的样子,还差得远。
亲手拆墙,客厅变玄关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成功夺取皇帝之位后,入主南京,当时明朝北方的疆界虽说表面上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可实际上,明朝北边那堵墙的地基,已经被朱棣给完全毁掉了。
建文帝削藩,朱棣起兵反抗,虽然燕王手握重兵,但终究很难与皇帝抗衡,为了增强自身的力量,燕王用了非常冒险而且也是后患无穷的办法,那就是大规模抽调北方原本用于抵御漠北的精锐,并且联络兀良哈三卫的支援。虽然后来朱棣成功夺得了江山,但也付出了代价,比如将北平行都司的辖地作为报酬送给了兀良哈,原本的东胜卫内迁等。
一开始,明朝对于北方的进攻实力强大,每次取得胜利之后也设置了诸多的卫所进行占领管理,比如洪武时期设立的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兴和所等等,明朝北方大量的军事驻屯机构,使得明朝初期的北疆向北推进了很多。然而明朝初期在北方节节胜利,占领绝对优势的格局,在靖难之变以后,发生了彻底的逆变。
由于当年大量精锐被抽走,还有东胜卫内迁等,使得残存的开平卫、兴和所变成了孤悬无援的据点。永乐二十年,兴和所被阿鲁台给攻占后,被迫移治到了宣府;宣德五年,开平卫也被迫内迁到了独石堡也就是今河北省赤城县一带。如此一来,河北山西等境内的明朝北界,直接就退到了后来的长城一线,北京变成了真正的国门。
迁都亲镇,明朝为何如此兴师动众可能有人会问,明成祖当年抽调精锐夺位之后,干嘛不再把兵力重新放回去呢?你以为朱棣没想过么?问题是朱棣根本就不敢这么做。当时明朝的中心在南京,如果将大量的兵力重新北迁戍守,必然就要让宗室藩王或者将领带兵主导,这是朱棣最怕的地方。派个藩王去,朱棣怕有人有样学样,再来一次靖难之变;派个将领去,江山落入外人之手更糟糕。
更何况,明朝这边闹哄哄,北边的蒙古可没那么呆就愣愣地在那看着,朱棣夺位之时漠北草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来明朝占有的优势已经几乎丧失殆尽。为了抵御住漠北的劲敌,既然难守,那就主动出击,所以朱棣称帝之后,依旧频繁对漠北用兵,疯狂出征,毕竟进攻才是最有效的防御,但总是打也不是办法,还是要想个长久之计。想来想去,朱棣觉得谁都靠不住,既然外人靠不住那就自己亲自来,朱棣直接将都城迁到了自己的老巢北平府,改北平为北京与南京同尊。如此一来,明朝不仅形成了南北两个京都的局面,同时由于皇帝亲自坐镇北京,抵御北方威胁的兵力就能够直接掌握在皇帝手里,受皇帝亲自节制。
古代的通讯等不如现代这么发达方便,而明朝“天子守国门”,就能够有效规避掉这种不足,使得明朝能够在对漠北的军事行动中掌握先机。自北宋之后,整个华北地区已被外族掌握了两百多年,整体的发展也远不如江南地区。明朝迁都,不仅是守住国门,也能够有效强化对于整个北方的掌握管理能力,在当时来看,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