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不过从唐朝覆灭之后,就再也没有正统王朝定都于此,即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梁唐晋汉周,也没再定都于长安,长安都城之位不保的态势,从隋朝时期开始就已经显现。

而长安失去都城资格,主要也这么几个原因:

  • 第一,经历上千年的开发,周围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
  • 第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长安周围的关中平原越发无法承载;
  • 第三,随着江南的开发,长安的地理位置无法适应统治的需要。

最初定都西安地区的,就是周王朝,当时的名字叫做镐京,之后的秦王朝、汉王朝、隋王朝与唐王朝等,都定都于长安或者旁边,只是历代的城址与名称稍微有所不同,但唐朝一灭,长安就彻底失去了都城地位,明朝时期正式改名西安,连“长安”这个名字也都没了

在众多的古都之中,长安与洛阳的历史算是最悠久的两个,从先秦到隋唐,做了上千年的都城的长安,确实有些不堪重负了,古代出于都城与宫殿的建造,还有农业开垦等,使得关中平原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森林的锐减,导致了水土的流失,原本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关中地区,条件也是越来越差。

本来在上古时代,关中水源充足,土地平坦松散肥沃,很适合农耕与居住,也适合营造城市,可随着环境的破坏,关中之地的农业产量剧减,而长安的规模越来越大,水源的供应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毕竟那是古代,没有自来水,用水是很麻烦的,而隋唐时代的长安城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也就出现了早期的“城市病”。

从隋朝时期,隋炀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由于关中人口急剧膨胀,而粮食与水源都开始难以供应,所以只能另想办法。可由于环境破坏,长安旁边的渭河也变得越发不便于航行,外来的粮食也很难有效供应长安。如此,隋炀帝开始大规模营造东都洛阳,并且下令开凿大运河,除了沟通南北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将江南的粮食输送到北部。

在先秦到隋唐时代,黄河流域尤其是关中、河洛两地是最重要的中心区域,关中的地理位置虽然偏西,但是东有崤山天险易守难攻,关内沃野连片自然环境也很不错,所以之后的很多王朝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将都城放在了长安。然而时移世易,随着江淮、江南、华北等地的不断开发,关中的地理位置开始显得越来越偏,不再合适为都了。

唐朝是最后一个定都于长安的正统王朝,然而当时的唐朝也施行的是两京制,除了长安之外,还有东都洛阳的存在,唐高宗与武则天时代,洛阳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长安,而长安的没落,也与经济重心的改变有关。

原本的长安,乃是丝绸之路的东端,但唐朝中后期开始,随着唐朝在西域的没落,陆路丝绸之路逐渐衰落,而东部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这对于长安的经济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两宋时期,江南地区迅速崛起,南方完成了对北方的经济超越,而地处南北往来要冲的中原地带,自然也就取代了关中的地位。

再者,还有个很直接的原因,历经唐末的常年烽火,长安城几乎被毁于一旦,从汉朝一直存在到唐朝的未央宫也被夷为平地彻底消失,后来的王朝,自然是没兴趣也没力量,在已经变成废墟的长安,重新营造一座辉煌的王都

在唐朝之前,经济文化等中心全都还集中在黄河流域的时候,关中之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是最好的,不仅地势险要,而且定都在此,影响力也能比较轻松的辐射到整个北方,但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经济中心的南移,这种过去的优势,却变成了一种劣势。

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因为大运河与内河漕运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的经济重心,其地位已非被毁的长安能够相比,北宋将都城定在开封,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当然,开封也存在无险可守的巨大隐患,赵匡胤曾想迁都长安重新营建,却并未成功

而南宋时代,长安落入女真之手,金朝武力虽盛,但发展经济的能力实在不堪,中原与关中在金朝手中继续受到巨大破坏,继续衰落,而南宋也使得南方的经济彻底超越北方,不仅仅是关中,整个黄河流域都失去了选定都城的优势无论经济还是地缘方面,偏于关中之地的长安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优势,自然不会有王朝再定都在这里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