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权到底弱不弱,举个例子来说明更加实际。
明嘉靖三年,由于大礼议之争,九卿23人、翰林20人,给事中21人,御史30人,加上其他共两百多人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大呼太祖高皇帝与孝宗皇帝,勃然大怒的明世宗朱厚熜当即令锦衣卫出手,134人被逮入诏狱,86人待罪,而后,超过180人被明世宗下令杖责,其中17人被直接打死,8人被充军。
而当时,明世宗朱厚熜在位只不过3年,就算他再如何英明神武,如果他手中的皇权真弱的话,也做不到如此地步。
“左顺门案”所折射出的,是明朝君臣之间的根本,那就是明朝士大夫文人的地位与影响力虽然说的确非常高,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够压制皇权的地步,自始至终,明朝的皇权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超出以往的任何朝代。
明朝从建立伊始,皇权就在向巅峰发展纵观整个古代,皇权的发展整体上都是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以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为标志,古代的皇权发展达到了最极致。
明朝建立之后没多久,朱元璋感慨:汉无外戚、宦官之权,唐无藩镇、夷狄之祸,国何能灭,朕观往古,深用为戒。
并且总结:然制之有其道,若不感于声色,严宫闱之禁贵贱有体,恩不掩义,女宠之祸何自而生?不牵于私爱,惟贤是用,苟干政典,裁以至公,外戚之祸何由而作?
朱元璋认为,汉朝与唐朝等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皇权不够集中,所以其决定建立“上下相维,大小相制”的规制,强化皇权。
如此,明朝开始了各种大刀阔斧的改制,原本最为行事中枢的中书省被裁撤,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六部的地位被不断抬升,并且相对自立,原本延续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被直接废除,六部总领诸司,直接对皇帝负责。
由于皇帝需要处理的事情陡增,实在吃不消的朱元璋开始设立四辅官与殿阁大学士来帮忙,明成祖时代,阁臣预机朝政的制度正式形成,明代的皇权开始达到极盛。
文人士大夫集团,缺乏公开正式的首脑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文人士大夫地位最高,分别是宋朝与明朝,然而两者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相对来说,明朝的士大夫文人的力量,远不如宋朝那么强悍。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之后,文臣从此没有了首领,而作为皇帝私人秘书的内阁首辅,实际上只能代替部分的丞相只能,而内阁建立的初期,六部之中的吏部成为实际上的百司之首,吏部尚书成为六部的主导者也就成了公开的秘密。虽然在公开场合六部站在一起,但是实际上,吏部尚书主导的六部与内阁之间,长期形成竞争制衡的关系。
直到嘉靖时期,严嵩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内阁的地位与权利才真正达到了第一,但张居正死后,明神宗中后期,六部再次崛起,内阁再次被削弱。
如此反复,就是因为明朝的文人士大夫集团虽然力量很强,规模很大,但是缺少正式而且公开的主导者,内阁首辅之类有实无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其内部本身就很不稳定,无法形成真正有效制衡皇权的统一势力。
宦官力量崛起助力皇权,压制文人群体宋朝开创了“皇权儒家共享天下”的局面,只不过当时宋朝作为初创者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相关的各种规制比较杂乱,所以经常出现皇帝被文臣挟制的局面,哪怕是有些强势的皇帝。然而明朝却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发生。
明成祖时期,大幅提升宦官的权利,皇宫之内太监成千上万,百官诸司各个衙门也几乎都有太监的存在,甚至于在军中,也有镇守太监,虽然这些镇守太监并没有分兵调兵之权限,但他们有监军权,文臣们依靠的只不过是显性条文这些来规制管理武将,而宦官们,通过隐性权威来制约武将。
太监们与武将之间发生龃龉纠葛,他们能直接上报皇帝,而文臣们要逐级上请,最后能不能到内阁手里,还是个未知数。
不少朝代的皇帝都喜欢重用宦官,而其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皇权的发展,只不过像唐朝那样,皇权一旦压制不住就很容易反噬自身,而明朝时期,宦官与文臣群体长期处于相互制衡的状态,皇帝不会让谁特别弱或者特别强,以此保住皇权的地位。
总结明朝的皇帝之中,的确出现过被刺的皇帝,那就是著名的就是嘉靖帝朱厚熜,而这场行刺之事就是著名的“壬寅宫变”,一群实在受不了皇帝行径的宫女,趁着嘉靖帝熟睡准备将其勒S,结果并没有成功。可朱厚熜被行刺,与其皇权强弱并没有任何的关系,再强势的皇帝,也可能会被周围人所行刺。
至于其他,什么万历帝朱翊钧被行刺等等,基本都是出自野史,在正式的各类史料之中没有任何的记载,是后人对当时情况的一种想象化演绎。
万历帝多年不上朝,但是他的皇权有被削弱么?没有,他的圣旨依旧能乾纲独断。
机构只对产生它的来源负责,所以近代西方的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选民负责,而明朝的文臣之权来自于皇帝,它们依旧是皇权的附庸而已,如果妨碍到皇权,必要的时候皇帝能够直接将其裁撤,至于皇帝为何有时候会容忍文臣“犯上”,只不过是怕把人都裁了没人做事了,就好像一个企业,要裁掉一批老员工,至少也要准备好后备力量代替才行。
所以,所谓明朝皇权弱,根本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