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时期诞生开始,夏侯这个姓氏一直都很少见。
三国时期虽说出了几个夏侯氏的名人,但这个姓氏仍旧不算是个常见的姓氏。
高平陵之变后,夏侯家遭逢大祸人数锐减,后人为免祸端也纷纷改成了其他的姓氏,使得本来就很少的夏侯姓变得越来越少。
这个道理与清朝没了之后,很多满洲姓氏都被改掉了是一样的道理。
夏侯之姓源于姒姓,先祖就是夏朝的王族,武王伐纣取代殷商之后,分封上古帝王后裔,将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云衢分封为诸侯,作为杞国之君。
杞国诞生之后,云衢的后裔以国号为姓氏,称杞氏,也有以其号为姓,称楼氏。
周朝时的杞国地位虽然很高,乃是公爵诸侯,但其实力却很薄弱,地方不算很大,人口也不是很多,还经常因为受到外部进攻而举国迁来迁去,这就是先天的不足。
公元前445年杞国被楚国所灭,弱小的杞国就此消失,而当时杞国的王室或归入楚国,或者出走到其他诸侯国隐姓求存。
末代杞国国君的弟弟佗逃到了当时的鲁国避难,鲁悼公知道他是夏禹后裔,世代祀奉夏朝宗庙,鲁悼公给了其采邑封地并请周天子予以侯爵之位。
至此开始,佗也被称作“夏侯”,其后代子孙就以夏侯为姓,逐渐诞生了夏侯氏这个姓氏。
夏侯姓与夏姓乃是兄弟之姓,夏姓分成妫姓夏氏与姒姓夏氏两支。
杞国王室后裔之中,还有另外一支成为了夏姓的先祖之一,与夏侯姓都是同族。
先秦时有姓氏的人就很少,而夏侯氏一族人丁单薄,使得这个姓氏自然也就更加少见,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没有夏侯姓的名人出现。
夏侯氏的第一个名人,就算是汉朝初期的功臣夏侯婴。
夏侯婴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年玩伴,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汉朝建立之后,夏侯婴因为帮助刘邦而立下大功,受封汝阴侯,后长期担任太仆,侍奉多朝。
很幸运的是,夏侯家躲过了汉朝初期刘邦对于功臣的诛灭运动,并且一直富贵。
汉武帝时期,夏侯婴的曾孙夏侯颇迎娶了武帝的亲姐姐平阳公主,夏侯家达到了一个兴盛的全新高度,夏侯家族愈发显赫。
但可惜的是,夏侯颇与其父亲的婢女有私被发现,最终被问罪,其封国也被撤掉,夏侯家因此衰败,但其子孙倒是继续传承了下来。
东汉末年与三国时代,夏侯家迎来了再一次的兴盛高峰,但也是最后一次。
当时天下纷乱,夏侯玄、夏侯惇、夏侯渊等诸多夏侯家的大将,因为辅佐曹操而得以荣耀与富贵,夏侯家此时相当出众,成为望族。
而且,夏侯渊、夏侯惇、夏侯玄等全都是夏侯婴的后裔子孙。
夏侯家与曹氏有姻亲关系的同时,而且来往密切,夏侯家的子孙对曹操忠心耿耿,随其南征北战功劳显著,最终成为曹魏的名门。
曹魏时代的夏侯家族由于处于朝权的核心领域,凭借着这方面的优势,夏侯家族迅速兴盛壮大了起来,夏侯氏几乎贯穿整个三国时期。
曹魏时期的夏侯家,显赫非常,这对于原本人丁就很少的小姓而言是非常难得的,但与此同时也注定了夏侯氏的脆弱。
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诛灭曹爽,原本在朝中执掌兵权的夏侯玄被削权。
夏侯玄乃夏侯尚之子,也是夏侯渊的侄孙,夏侯霸的侄儿,在其丢了兵权后,镇守曹魏与蜀汉边地的夏侯霸最终投奔蜀汉,倒向了姜维。
此后,夏侯玄长期担任太常,失去了所有的实权。
司马懿去世后,夏侯玄参与诛灭司马师的密谋结果被发现,司马师将夏侯玄诛杀,并且夷灭夏侯玄三族,夏侯氏主要的人物在当时基本被悉数屠尽。
夷三族,意味着夏侯家的近支几乎全部被灭,而远支的夏侯家子孙担心惹祸上身,纷纷出走他乡并且改姓,避免祸端。
此后,夏侯家的后裔,大多改姓了夏姓或者侯姓,敢直接姓夏侯的少之又少。
众所周知,三国与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门阀士族掌握着核心的权柄,寒门家族根本就抬不起头来,夏侯家经历了大难之后,沦为不入流的家族。
历经数百年岁月,夏侯家已彻底败落,到后期只有零零星星的夏侯家名人出现。
夏侯家本来人丁就相对很少,加上夏侯玄被夷三族的沉重打击,在三国时代之后就成为了极其少见的姓氏家族,仅有零星的名人偶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