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为何在宋高宗去世之后,立刻禅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惇?

立刻个锤子,隔了两年时间也叫立刻?

宋高宗驾崩后,其嗣子孝宗赵昚守孝三年,让太子赵惇参预朝政。

那时的太子其实已经年纪不小了,都四十多岁的年纪了,连胡须都已发白,加上太子的身子不太好,曾多次提出继位要求,只不过孝宗没让。

因为要给高宗服丧,加上太子的确年纪大了,孝宗考虑之下,在高宗驾崩两年之后,正式禅让皇位给了太子赵惇,也就是光宗。



宋孝宗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不过他并非是宋高宗的子嗣,而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北宋没了之后,留在北方的太宗后嗣几乎全部被女真人掠走,而幸存下来开辟南宋的宋高宗,仅存的一个儿子却早早夭折因此绝嗣。南宋时期的现实情况就是,宋太宗一脉的后裔几乎全部断绝无存,高宗只能送太祖一脉的后裔中寻找继承人

最终,作为宋太祖七世孙的赵伯琮被高宗选中立为嗣子,并改名赵昚,于绍兴三十二年被册立为皇太子,第二个月高宗就退位成了太上皇,赵昚登基成为皇帝,也就是宋孝宗,宋代皇位重回太祖一脉。宋孝宗是南宋最有能力的君王,其在位期间南宋的实力达到顶峰,奈何当时的金朝也处于盛势状态,南宋未能成功北伐



赵昚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当初宋高宗看中他也是因为他孝顺,在高宗驾崩之后,赵昚对高宗仍旧非常恭顺,无论朝政多么繁忙,他都按时前去太上皇宫里请安,使得高宗的晚年生活过得非常舒心惬意。尽管高宗只是赵昚的嗣父并非亲生父亲,但赵昚与高宗之间的感情深厚,赵昚从来不遮掩自己对高宗的感激之情。

淳熙十四年,做了二十五年太上皇的赵构驾崩于德寿宫,赵昚惊闻噩耗非常悲伤,一大把年纪仍旧失声痛哭,接连两天不进饮食,最终也因此病倒,赵昚对高宗的孝顺,也是后来他能够得一“孝”字谥号的原因所在。高宗驾崩后,赵昚表示要为嗣父守孝三年,也因为这个缘故,分身乏术的孝宗让太子赵惇参与朝政事务的处理



赵惇本是孝宗第三子,原本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哥哥,怎奈其长兄庄文太子早早过世,而次兄因为无能,所以孝宗才越过长幼次序,册立了之排行老三的赵惇为太子,赵惇做太子的时候还只有二十五岁,结果在储位上坐了很多年。本来赵惇觉得亲爹身子不好,自己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够登基,没想到宋孝宗还挺长寿的,赵惇慢慢成了中年人

赵惇长期无法继位,心里难免抱怨,而在《四朝见闻录》记载,赵惇曾故意告诉宋孝宗“有赠臣以乌髯之药,臣未敢用”,就是说赵惇有意跟父亲说自己胡子都已经白了,有人送自己染黑胡须的药物,但他还不敢用。宋孝宗并非听不出儿子的言外之意,但他却说有白胡子才显得老成持重,就是不愿意传位给儿子,让赵惇心里很不舒服。



其实,也并不能怪宋孝宗不肯传位,因为赵惇虽然上了年纪,可他行为处事还反而不如年少时期,并且赵惇为人怯懦,被自己凶悍的老婆李凤娘牵着鼻子走,与宋孝宗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不怎么样,所以赵惇也不太放心传位。只不过,太子的确年老,随便更换储君也很不合适,趁着高宗驾崩,守孝两年之后的孝宗还是传位给了赵惇,自己成了太上皇

孝宗开始还是很谨慎的,只是让太子参预朝政的处理,或许也是赵惇装得比较好,守孝期间对朝政生倦的孝宗,顾虑太子的志向,干脆就传位了,终究是自己的孩子,不信自己的亲儿子还能够相信谁呢。只可惜光宗并非孝宗那样的孝顺,在李凤娘的蛊惑之下,光宗精神出现问题对父亲很不孝顺,最终连孝宗丧仪都不肯出现,孝宗泉下不知作何感想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