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这句话什么意思?

表姐结婚的时候,家里遇到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那就是舅舅很头疼,在想要不要把老家的姑姑接过来参加喜宴。

姑婆是家里在世长辈里年纪最大的一位,当时已经九十六岁,德高望重,与舅舅这些侄辈关系也很好,侄孙女成婚,按理当然是要请来的。

但问题在于,姑婆已经年岁近百,虽然还算健康,但腿脚不便还经常犯糊涂,要把老人家接过来,一番舟车劳顿,怕老人家身体受不住,这就很麻烦了。

再三考虑,还是决定不接姑婆参加婚礼了,备上喜礼回老家告知姑婆便罢。

虽然老人家高寿是好事,但老人家上了年纪之后非常脆弱,也有很多的麻烦事儿。

正所谓五十不交钱,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


五十不交钱

这里的“交”,不是说给,而是“谈论”的意思,也就是说到了五十岁的年纪,能不谈钱就不要谈论钱财的事情。

五十岁已经是年过半百,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老大不小了,对平均寿命不是很长的过去人来说的话,五十岁已经是非常大的年纪了。

到了五十岁,人生过了大半,能够成就的事业也基本差不多了,不会再有什么大变化。

通常到了五十岁的年纪,人生也基本安定下来了,儿女子孙们也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老人家开始为自己剩下的人生开始考虑。

而这时候的人对于钱格外重视,牵扯到钱的问题往往非常看重,所以最好避而不谈。


六十不交言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性情经历的人,在年轻时候就会凑到一起,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基本已经形成了固定分群。

六十岁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他们坚信自己的想法。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没必要太多纠缠,你跟他们说道理,他们跟你谈资历;你跟他们讲科学,他们跟你说传统;你跟他们说现实,他们与你说经验。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你很难说服他们,浪费时间也浪费感情。

宁跟精明人打一架,也不要跟糊涂人说句话。

想要跟老年人说道理,实在是太难,所以对于六十岁的人,也就不要再过多争论,尤其是不要跟他们进行辩论,那没有任何意义。


七十不留宿

现在的人活到七十岁并不少见,但在过去可不同,尤其是在古代,能够活到五十岁就算是比较高寿了,更何况活到七十岁。

孔圣人也是在七十三岁的时候去世的,人们觉得圣人都难逃,何况普通人。

过去的人,就算能够活到七十岁,那么身体也不太行了,身体的各方面机能都已经退化,开始眼花耳聋口齿不清,行动也不太方便。

到了这个岁数,也尽可能不要出远门了,出门的话也不是很方便。

一般家里来了七十多岁的客人,主人家也是比较害怕的,这个年纪的人随时都可能有个什么好歹,所以人们往往不会留宿七十岁的老人家。


八十不留饭

这句话与七十不留宿是差不多的,以前的人说“七十三、八十四”,认为这是人生两道坎儿。

孔子是在七十三岁去世的,而孟子是在八十四岁去世的,这两位圣人都过不去的年纪,使得人们更加害怕,因此到了这个岁数的老人家往往都少报或者多报一岁。

别说古代,就算是现代能够活到八十岁,虽然不少见,但也不普遍,是绝对高寿。

八十岁的年纪实在是已经太大了,真的是随时在生命的尽头徘徊,在交通条件不便的时代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七老八十的人还出远门的。

如果真的有八十岁的老人家出门做客, 主人家别说留宿,就算是留其吃饭都比较少,认为这会带来不吉与灾难,看似古板的俗谚,还是话糙理不糙的。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