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字里为什么要保留汉字?

亚洲的韩国与越南等纷纷进行去汉字化的同时,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日本,却将汉字完整保留了下来,并且对汉字还极其推崇。

其实,日本在近代并不是没有想过废除汉字,甚至于美国人还曾大力推波助澜,但后来的现实证明日本根本没有办法废除汉字,去汉字化也不了了之。

很显然,保留汉字的日本,要比废除汉字的越南韩国得益的多。



上古时代的日本,很早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语言,但是日本列岛的早期居民一直都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文字,长期用结绳刻木计事,非常不便。

中原的秦汉时代,汉字开始向日本传播,不过规模并不是很大。

在中原西汉时代同时期的日本古代墓葬中,发现了篆刻汉字铭文的铜镜,还有大量来自中原的铜钱等物品,最有名的就是那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

汉字很早就传入了日本,但在早期的数百年岁月之中,并没有在日本列岛普及,毕竟汉字实在复杂难学,并没那么容易传扬开来。



汉字在日本真正弘扬起来,还是在隋唐时期佛教大规模传入以后,中原的佛教经文经过百济国传入日本后,还有大批儒生与僧侣前往日本。

日本的上层贵族,开始学习汉字,以便于学习中原先进的文明。

因为日本远离中土,学习起来不比半岛高丽,经过大量使者、留学生与僧侣的奔走努力,日本在中原盛唐时代,才真正让汉字兴盛起来。

汉字的传播让日本迅速吸收消化中原的先进文明,其整体发展水平也在急速上升,但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日本人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要知道,日语与韩语不同,日本是有自己的本土语言的,汉字并不能完全与日语融合,日本人因此大力削弱汉字的表意功能。

说白了,日本人为了更加方便,将汉字变成了一种注音文字,就像我们现在用拉丁字母当做拼音学习汉字,是一样的道理。

万叶假名出现之后,汉字急速日本话,随后又发展出了平假名与片假名。

日本人用汉字偏旁部首的楷书发展出了片假名,用汉字草书形态发展出了平假名,这都是为了方便标注音调而衍生出的日式文字。



武人掌权的幕府时代,平假名与片假名并没有变成主流文字,而当时出现了另一种新的日式汉字,那就是侯文。

侯文其实就是汉字,但它是按照日语的语法与语序书写的,就像欧洲很多语言使用的都是拉丁字母,但彼此单词与语言拼写的顺序完全不同罢了。

这种侯文几乎都是用汉字书写,但用中文的语法却根本看不懂。

可以说,汉字在日本千百年岁月,已经高度本土化,变成了一种用来标注本土日语的,主要用于注音的文字,与中原汉字截然不同。



汉字在日本出现危机是在近代明治维新后,以中原为师上千年的日本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全面西化的同时准备抛弃原本的东方文明。

这一时期的日本人,想要将汉字废除,引进拉丁字母对日语进行“改善”。

日本当时将自己的落后归咎于汉字,不过这种现象那时候很不少见,甚至是在汉字的故乡也有很多人想要废除汉字,将汉字全部拉丁字母化。

近代几十年,日本人在全盘西化与保留精髓之间摇摆许久,最后还是倾向于后者,汉字还是被日本人保留了下来,并且在二战期间被大力强化了。



二战时期的日本,使用了大量的汉字标语,像是“玉碎”、“东亚共荣”等等,这些在日本战败以后也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美国人想要对日本进行改造的时候,也打算将日本的汉字进行废除。

美国人认为,汉字晦涩难学,不利于日本发展,并且日本用汉字保留了很多的战争标语,美国为了废除汉字,在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字基础考试。

然而结果让美国人大跌眼镜,因为日本大多数人都会说会写汉字,毕竟日本在二十世纪初的识字率就超过了99%,汉字在日本有极其广泛的受众。



日本终究还是留下了汉字,而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急速恢复与崛起,日本对于本土文化的一种骄傲自豪感,也在不断加深。

与韩国人不同,日本人对于外来引进的文化往往都大方承认,并引以为傲,像是汉字,日本从不否认汉字是从中原学来的,但汉字在日本已经本土化,融入了日本人的文化根髓之中。

日本人认为,汉字承载着日本人特有的语感,对日本语言与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对于汉字的态度,日本人显然要比越南还有韩国人要高明太多,汉字的使用非但没有抹去日本人自身的特色,反而让日本拥有了更多发展与传承方面的优势。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