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

在很多的古装剧里,经常看到深更半夜的时候,空荡荡的城镇之中,打更人拿着梆子一路走一路敲,有时候嘴里还念念有词。

实际上,在真实的古代生活当中,打更人的工作要更加细致讲究。

古人也不是闲得慌,大半夜的弄出点动静扰人清梦,打更的主要目的,最主要的就是为了报时与施行宵禁,另外还有就是监察各处的安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半夜惊醒发现天还没亮,想看看几点了,要么看手机要么看钟表什么的,是非常方便的,可在古代却没这么便利。

在过去,计时与报时都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在国内,一般用于计算时间的器械是滴漏,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另外还有一种叫做“圭表”,也就是日晷,是利用太阳的移动来测算时间的工具,但这些不仅不方便,而且也不太准。

明清时期,来自于西洋的自鸣钟传入中土,不过这种玩意儿因为当时还很稀缺,与之前本土出产的擒纵器一样,都是极少数富贵人家才能用的。



因为百姓们根本就用不起自鸣钟、擒纵器什么的,而日晷之类晚上也用不了,因此想要知道时间的话,只能听外头打更人的报时。

中国古代的城市之中,通常都有一座专门的报时中心,叫做“谯楼”,而且谯楼往往都建造得相当壮观高大,甚至是一座城市之中的制高点,在谯楼之上不仅可以进行瞭望,同时也具备着报时的重要功能,这里也是更夫的主要值班场所。

夜晚八点开始,更夫们从谯楼出发,除了值班更夫外,其他人分散城内各处,按照固定的路线进行打更报时的工作,向人们传递时间。



千万不能小看了打更人的工作内容,报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时间对不准的话,就会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正常运转,会有大麻烦。

不仅是报时,更夫们还有个很重要的工作内容,那就是负责安全,谯楼通常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大多数地方,而打更人到处游走,宋朝之外的其他朝代通常施行宵禁,因此城镇的安全也是需要有人巡视维护的,打更人非常适合。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更夫们就好像其耳朵与眼睛,他们在打更的时候,还监视着城市当中的风吹草动,一旦有突发情况,他们就能迅速做出反应。



而除了报时,更夫们巡视的时候还有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查看城内有没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情况,一旦发现就要立刻发出警报。

正所谓水火无情,古代的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木结构的,而且城池之内屋舍极其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古人比现在的人更加畏惧火灾,在《二十四史》之中有明确记录的超大火灾,就将近九百次。

古代的火灾一旦发生,那最终都是毁灭性的,往往都是一烧烧掉半座城乃至于整座城都是很常见的,所以古时候的城市,极其重视火灾的监控。



夜晚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们都已经休息了,而这个时候,到处巡视打更的更夫,自然成为了最好的火源监视者,他们打更的时候,到处也查看着。

明清时期,逐渐出现了“喊火烛”制度,所有的城市都设置了家牌,每户人家轮流出人充当打更人,除了打更之外,就是要分片区监查火源,“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样的口头语,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

综合来说,古代的打更人,最直接的工作就是报时,而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还负责着整个城市的安全监视工作,避免火灾等突发状况的发生。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