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指的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把男女的结合称为“婚”? 你对婚姻是怎么看的?

南方人:北方人怎么都白天结婚,中午吃晚饭就结束了。

北方人:南方人更奇怪,大晚上办婚礼,我们只有二婚是夜里悄摸摸办。

估计有很多人都听过这种南北方之间,关于婚礼进行时间的争执。

实际上,传统的婚礼仪式都是在黄昏日落之后进行的,而“婚”这个词由“女”跟“昏”组成,所谓的“昏”就是指黄昏,婚礼最初就是说在黄昏之后举行的仪式。



东汉时期,许慎在自己的著作《说文解字》当中,对于“婚”这个字进行了明确的解释: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从先秦开始,民间的嫁娶婚配都是安排在傍晚或者直接在夜间进行,《西游记》当中女儿国的国王想要唐僧,说她“恨不得白昼并头谐伉俪”,这也说明,即便是到了明朝,在白昼举行婚礼仪式依旧是不符合当时的传统礼法习俗的。

在诸多的古代文学名著,还有相关的史料当中,婚礼举行的时间几乎清一色是在日落之后,几乎没有在白天举办婚礼的情况。



我们日常所说的“洞房花烛夜”,其实也是个很好的证明,摆满花烛的洞房,自然是夜晚新人进入才对,大白天的拜天地、吃婚宴,早早举办了仪式再等夜里,岂非怪异。

古人选中黄昏日落以后,是非常有讲究的,在《诗经》、《左传》等先秦时代的古籍里,都把婚礼写作“昏礼”,后来为了表示深层含义,才加上了个“女”字旁,至于古人为何要在黄昏日落后举行婚礼,主要是传统的阴阳文化。

就像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写的那样,“妇人阴也”,人们认为女子属阴男子属阳,黄昏之后阳气衰弱而阴气渐盛,正是阴阳交替的时候。



《仪礼·士昏礼》当中,就对婚礼风俗的由来有着明确写明: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

日落的时候,白天也就结束了,夜晚即将到来,而这个时候阴气逐渐盛大,阳气尚未完全衰落退却,正式阴阳交替的时节,古人认为在这个时间段嫁娶,乃是顺应天地交感之道,万物始生之时,嫁娶更加有利于新人后嗣。

其实从各种文献典籍的记载来看,从先秦到明朝甚至于清代,在夜晚举办婚礼才是我们真正的传统习惯,这也符合我们的传统阴阳文化。



至于北方反其道而行的在白天举行婚礼的习惯,实际上在国内流行的时间,也只是在清代以后的一两百年岁月而已,并不是什么传统。

有人觉得北方白天举行婚礼是受到满洲习惯影响,因为清代施行宵禁,人们晚上无法办婚礼所以只能在白天,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之前的朝代除了宋朝,全都有宵禁制度,而且宵禁是一致性的,倘若真因如此,不可能只有北方受影响而白天办婚礼。

清代时期因为对于吉时的追求,很多皇族宗室贵胄的婚礼都在白天举行,民间逐渐受到了一定影响,在当时,白天跟夜里办婚礼的都有,并不完全。



清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的娘家侄女叶赫那拉·静芬被册立为后,成婚当日,迎亲队伍直到午夜子时才离开叶赫那拉家,到了凌晨三点多才抵达皇宫。

不论如何,清朝时期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对于婚礼举办时间都只看吉时不管昼夜,而到了清朝没了之后,大量西式文化涌入,人们受到西式所谓的“文明婚俗”影响,很多大城市的人率先开始大规模在白天成亲,这种新式婚礼逐渐成了习惯。

换言之,在日落之后举办婚礼才是我们真正的传统,白昼成婚的“传统”不过百年,随着如今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复兴,在夜间举办传统婚礼的越来越多。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