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始皇姓名,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嬴政,不过实际上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战国时代姓与氏尚且还是分开的,秦王政的姓氏,其实是嬴姓赵氏。
战国时代的秦国,与三晋之一的赵国,实际上拥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两家诸侯的姓氏其实也是一样的,秦国王室是嬴姓赵氏,而赵国王室也是嬴姓赵氏。
想要弄清楚赵国与秦国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先秦时代,姓与氏的关系,远古时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尽可能避免同宗婚姻,逐渐产生了上古八姓。
上古八姓,就是姬、姜、姚、嬴、姒、妘、妫、姞,这八个姓氏都有个女字偏旁,也表明这远古时代只知其母不知有父的现实状况。
随着后期人丁繁衍,同姓的人越来越多,原本的姓氏已经不够用了,这个时候在同姓的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氏”,不同氏的人,却很可能是同一个姓。
最初的氏,来源非常繁杂多样,有的是爵位,有的是居住地,有的是职位,有的是谥号,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不同姓的族群,却有同样的氏。
比方说大诗人屈原,其实他是芈姓屈氏,他与楚国王室出自同姓,而楚国王族是芈姓熊氏,而这也是为何多年来,总有人说屈原其实叫芈原的原因。
先秦时期,很多的诸侯国都出自周王室的宗室分支,他们都出自姬姓,而各诸侯国内部很多的士大夫、卿族等,都逐渐产生了各自的“氏”,逐渐走向了不同的方向道路。
秦国与赵国的祖先,其实都是一个人,那就是皋陶之子伯益,出身于大禹时代,大禹死后禅让于伯益,但大禹之子杀伯益并建立夏朝,从此开始了家天下。
伯益是皋陶之子,是舜的女婿,因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姓为嬴,伯益死后,其小儿子嬴若木被分封在徐国,其他的嬴氏族人则迁居到远离夏朝的东夷地区。
商朝时期,嬴氏因为帮助商朝灭夏,成为商朝的大族,而到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嬴氏一族的首领飞廉、恶来极力抵抗西周,因此在西周时代,被迁去西陲,为周王室养马。
西周早期,嬴氏一族地位低下,但当时位于西陲的嬴氏一族长期与西戎诸族交战,养成了极其尚武强悍的风气,周穆王时代,嬴氏一族中的造父成为了穆王的司机兼保镖。
造父有功被分封在赵城,嬴氏一族为了减少被周朝欺压,纷纷称“赵氏”,而他的后代们,逐渐发展成为了晋国六卿之一,那就是造父的七世孙叔带所建立的晋国赵氏。
除了造父后代这一脉的嬴氏子孙,开创了赵氏,而留在西陲的嬴氏,在周孝王时代,因首领嬴非子受封秦地,而称作秦嬴,因此,秦国与赵国都属于嬴姓赵氏。
先秦时代,姓与氏并不一样,通常来说,正室所出的大宗称姓,而氏乃是侧室所出的小宗所使用的,比如鲁国国君是姬姓,而宗室则称氏。
《史记》: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帝,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秦国王后所生者,则为嬴姓,如果是侧室所生那就是嬴姓赵氏,按照出生时的情况,秦始皇的父亲还有他本人都并不能按照惯例姓嬴,只能称赵氏。
不过机缘巧合,秦昭王四十年,太子薨,以次子安国君为新太子,而新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其正妻为华阳夫人,不过她没有孩子。
经过吕不韦的打点,异人拜华阳夫人为母,并改名为子楚,如此一来他成为了正室所出,也就从赵异人变成了赢子楚,但他的孩子依旧是赵氏。
直到赢子楚成为秦王之后,赵姬母子被送归秦国,王子政成为了太子,而这个时候的王子政正式称嬴氏,不再姓赵,从法统上获得了继位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