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论功行赏,为什么萧何排第一,张良却只分到又穷又小的留县?

刘邦打败项羽拿下天下后,理应要分封功臣,要不然手底下的人就得散伙。分封功臣的时候,刘邦将萧何排在了第一,虽然当时有几个武将反对,但是萧何的确是当之无愧。


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韩信最开始是封王,后来封侯。而萧何则成为汉朝第一开国功臣。张良呢?身为汉初三杰之一,却仅仅得到了一个留县,这是为什么呢?



刘邦没起义之前,萧何一直照顾刘邦,刘邦起义之后,萧何勤勤恳恳的辅佐刘邦。


提到萧何就不得不提到刘邦当泗水亭长的那段日子。刘邦当泗水亭长的时候,约束不了自己的行为,经常犯法,若不是他的上级是萧何,他早就死上百八十遍了。


当时只要是县里面有点本事的人都看不起刘邦,这些人当中包括刘邦的父亲。可是萧河呢?他不但看得起刘邦,而且不是一般的看得起。


公元前212年,泗水亭长刘邦要到咸阳去服徭役一年。临走之前按照规矩沛县当地的官吏要为刘邦送行,送行的同时要包一个三百铜钱的红包。别人都按规矩只包三百,而萧何直接给刘邦包了五百。要知道当时刘邦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只有几百铜钱,可见萧何这份礼是有多么的厚。


从刘邦起兵一直到拿下天下,纵观史书,刘邦的后援粮草从没出现过问题,而负责管理后援粮草的恰恰就是萧何。


萧何管后援粮草行,远见方面也行。


刘邦一攻入咸阳城,他手底下的那群乡巴佬看着全国最豪华的宫殿就在自己的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脚,匆匆忙忙的跑到咸阳宫殿当中分财宝或者分美女,这些人当中就包括刘邦。刘邦一进入咸阳宫殿就找来两个女人,叫这两个女人给他洗脚,冷静冷静。


只有萧河不动声色的将秦朝的法律条文以及秦朝的各种文献全部收藏起来,为日后的“汉承秦制”打下基础。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如果说萧何没有将这些法律条文收藏起来,估计就被莽夫项羽一把火全部都给烧了。而这些法律条文一旦全部被烧掉,对于日后的汉帝国来说,将会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萧何收藏的文献典籍在当时立刻就发挥出了作用。文献典籍当中记载着秦朝的山脉水流,地方人口,以及各地的风俗等等。当既就扩大了刘邦的眼界,为刘邦日后打天下提供不少的帮助。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项羽分封诸侯,将刘邦分封到巴蜀之地,刘邦内心相当的不满,当即就想跟项羽撕破脸,拼个你死我活。之所以刘邦反应这么大,是因为巴蜀之地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却四面环山,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的原因。年纪轻轻的人入了蜀,很快就会被奢侈的生活迷失心智,而年老的人出了蜀就不一定能活得了了。


刘邦他野心勃勃,怎么可能忍耐项羽将他安置到这么个地方。就算他能够保持野心,但他的那些手下未必能够保持动力。


萧何先是跟刘邦讲明白,如果说现在跟项羽硬碰硬绝对会死。紧接着用商汤王与周文王来做例子,说商汤王、周文王都曾居在人下,但是后来他们不是成为这天下的主人了吗?我们利用巴蜀之地囤聚财富,再反攻关中,这不是挺好的吗?(这时张良已经跟刘邦说了他为刘邦争取到关中一地一事)。


刘邦听萧何这么一说,再加上张良已经为他争取到了关中一地。虽然说心中还郁闷,但是想想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跟项羽斗,绝对是个死,所以大叫了起来:“好”!,立刻宣布入蜀计划。


萧何管后援粮食,管的是刘邦的命脉。别的不多说,仅凭这一点,萧何就足以坐稳汉朝第一功臣的位置。试想一下,打仗如果没有了粮食你怎么打?


除去管理后援粮食外,萧何还有一大功,那就是慧眼识韩信。若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将韩信给追了回来,强烈推荐刘邦重用他,这天下是不是刘邦的都不一定。


刘邦本来想大赏张良,但是张良却不接受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史记·汉高祖本纪》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刘邦看来张良才是汉朝第一大功臣,但是为什么刘邦仅仅封了一个留县给他呢?


一开始刘邦是想封三万户给他,而且这三万户是在经商圣地齐地。众所周知,商人有钱,齐地的税收肯定特别丰盛。但是张良一口直接拒绝了,跟刘邦说:“我跟您是在留地相遇的,那您就将留县赐给我吧!”


刘邦听他这么一说,明白他是不想再沾惹是非,想退隐江湖,所以一口答应了他。


其实留县并不小,整整有一万户。用原本的三万户对比这一万户肯定是少,但是得知道当时的萧何才一万户。


总结


刘邦虽然将张良列为“汉初三杰”中的老大,但是个人认为,萧何才是汉初三杰中的老大。如果没有萧何,也就没有韩信,没有韩信,刘邦手底下就没有人能够掌管百万大军,没有人能够掌管百万大军,拿什么跟项羽斗?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13 16:45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