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将军,被领导高估且重用,最后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公元前260年,秦、赵双方各四十多万大军已经在长平对峙了三年。这三年里,双方消耗的粮草数量相当的庞大,最先支撑不住的那一方是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但是齐国由于与秦国交好,拒绝了赵国的请求。


前线的战事一直不见进展,而粮草已经告急,赵孝成王情急之下将前线元帅廉颇换下,由赵奢之子赵括替代,四十多万兵马的统领权落到了赵括的手里。



赵孝成王为什么重用赵括?


赵括二十岁出头,从来没有打过仗,但是纸上谈兵的功夫相当了得,连他的父亲马服军赵奢都谈论不过他。


在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前线元帅的时候,赵括的母亲进见赵孝成王,希望赵孝成王不要重用赵括,但是赵孝成王硬要重用赵括。赵括的母亲无奈,只能对赵孝成王说:“如果我的儿子在前线打了败仗,希望您不要治罪于我(当时有连坐的传统)!”赵孝成王一口答应了赵括的母亲。


除了赵括的母亲劝说赵孝成王不用赵括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劝说赵孝成王不要用赵括,这个人就是“将相和”这一故事的主角——蔺相如。当时的蔺相如已经卧病在床,一听到赵括要替代他当年的好友廉颇,就急不可耐的上书赵孝成王,表示赵括这个人不知变通,不是个将才。但是赵孝成王还是保持之前的看法,依旧信任重用赵括。


战国时期像秦国这样的常年征战国能够用于出征的士兵最多也不过七十万,赵国这四十多万士兵很明显是赵国能够用来出征的倾国之兵。为什么赵孝成王如此信任重用赵括这个新手,将倾国之兵交到他的手上呢?


赵孝成王重用赵括,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赵括是名将之子,有望再续辉煌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当年唯一能够打败秦军十几万大军的大将,可惜的是长平之战爆发时已经去世。赵奢的成名之战“阏与之战”在战前会议上,廉颇表示这场仗路途遥远,而且秦军骁勇善战,打不得。而赵奢则表示“狭路相逢勇者胜”,打得了!


赵孝成王的父亲赵惠文王采用了赵奢的观点,赵奢不负赵惠文王的期望,采用故意示弱,引敌轻视,然后突然进军占领有利地位的军事方法,将十几万秦军击溃,一战成名,被封为马服君,名震列国。


对于赵孝成王而言,现如今的长平之战以当年的“阏与之战”差不多相同。廉颇当年表示“阏与之战”打不了,后来赵奢用实际行动证明这场仗打得了。现如今廉颇整天固守,耗费粮食,与当年的表现如出一辙,说不定赵奢的儿子赵括能够再续赵奢的光辉,再创辉煌!


第二点:赵国无奈


长平之战秦、赵双方争夺的地区叫做上党地区。上党地区一大半在韩国手里,一小半在赵国手里。长平之战爆发的源头就是因为韩国坚守不住自己手里的上党地区,将自己手里的上党地区交到赵国的手里。上党地区对赵国而言相当的重要,因为上党地区一旦被秦国全部夺去,那么赵国都城邯郸将门户大开,秦国的铁骑将会直接踏到邯郸城下,所以赵国一定要坚守住上党地区。


当时赵国只有两位名将,一位是廉颇,一位是李牧。廉颇已经丧失赵孝成王的信任,而李牧则在赵国北部的边境,此时尚未出名,只是负责防守边境的一位大将。


军情紧张,却无将可用,赵孝成王只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将倾国之兵交到赵括手上,希望赵括能够再续他父亲的辉煌,将秦国这四十多万的大军击溃。


赵括所导致的结果


赵括一来到军中就换掉了一大堆的将领,将自己所信任的人替代上。从之后赵括被白起引出防线,却无一人劝说,可以看出这些人无一例外基本上都是饭桶。


白起得知赵括到达前线,故意派遣一小股部队与赵军交战,故意示弱撤退。要是换廉颇肯定会忧心忡忡,但是赵括年轻气盛,以为秦军不堪一击,为了快速击败秦军证明自己,破天荒的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军即刻越过廉颇构造的防线,进攻秦军。


此时的赵括已经犯下了两点错误。


第一点错误是:所有的大军调出防线,导致了防线防守力量薄弱,让敌人有绕后断掉退路的可乘之机。


第二点错误是四十多万人拉的队伍很长,有被敌人分割的危险。


白起看出了赵括所犯下的这两点错误,先是派遣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骑兵绕后,绕到赵军的防线后头,占领赵军的防线。之后,再派五千骑兵以迅雷不及耳的速度将赵军分割。紧接着所有秦军一拥而上,利用地势,趁着赵军慌乱之际包围赵军。到此时,基本上战局已定。


白起四十多万人利用地势包围赵括四十多万人,多多少少都会感到费劲,所以在后方的秦昭襄王给予丰厚的奖励,征发了二十多万的民兵到达长平,协助白起包围这四十多万的赵军。


赵军多次尝试突围,但是一直突不出去,反倒死伤无数,连元帅赵括都成为了秦军的刀下鬼。赵军的毅力相当强大,在没有食物补给,只有水的情况下,硬生生的坚持了四十六天才投降,实属强悍。


俘虏几千人,几万人可以降服,但是这俘虏的可是四十多万人。以赵军坚守四十六天才投降来看,一旦将这四十多万人编入军中,有很大的可能会给秦军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如果不编入军中全部放回去,这场仗虽能夺下了上党地区,但是这四十多万人在将来一定会再与秦军交战,为长久打算,倒不如将这四十多万人全部杀掉。


说干就干,白起挖了个坑,诱骗赵军全部跳下坑之后,将上党地区一些不服从秦军的百姓推下坑,全部坑杀,一共坑杀了四十五万人。四十多万的赵军,能够活着回去的只有两百四十名幼年士兵,还是白起故意放回去通风报信的。


长平之战战败,赵国朝堂当即混乱,赵国几乎家家披麻戴孝,哭声震天。



小结


长平之战是秦国与六国间最后的一场大战,这场大仗的胜利奠定了秦国兼并六国的基础,彻底的消灭了六国独自一国能够抗衡秦国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史记·白起列传》《史记·赵世家》《千古一帝秦始皇》《战国七雄》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13 16:45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