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有个女生过年时,说回家定亲了,不上学了,据说男孩的家族给的聘礼就有600万,当然女孩家也很富有。
有的人需要进行的是“生存教育”,需要考入更好的大学来获得很好的资源和人脉。一切靠个人的拼搏。
而有的家庭的孩子进行的则是“兴趣教育”,他们家里有的是人脉和资源。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由于起步点比较高,照样生活的“风生水起”。
比如,全国有几个能考上清北的,但是北京户口的就不一样了,不是他们不需要努力,而是他们要想考上清北,并不像其他地方的人那样的费劲!(起点高)
比如,很早就被送到国外读书的孩子,他们的学习需要和国内那样——不停地拼吗?(起点高)
博士生导师孩子没有考上高中,那么孩子一定有别的选择——可能是去国外上学,可能是选择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
也就是说,考学并不是他们人生中的唯一选项。选择去经历生活,在生活中实践,人生也照样多姿多彩。
再回过头来看看家庭教育,同样该导师的理念不一定有问题,只是和主流的教育观念有所不同而已。
如果他们能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注意和孩子的感情联系的话,那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人有必要过得这么累吗?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不是挺好?今天,有什么经验需要分享呢?
立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