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相同,为何有些人的个人企业养老金与事业单位养老金相差1000元?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在养老金比较的时候,很多人总认为工龄相同待遇就应当一样。实际上,我国就从来没有这样的时候。
1957年,依据《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我国全面建立起了退休制度。当时的退休制度是根据连续工龄长短发放退休前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5~10年发放50%,10年到15年发放60%,15年以上发放70%。每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也是有这级别和工龄的差距。所以,不是说工龄相同退休待遇一样。
另外,连续工龄指的是不中断的,一直被国家认可有效的工龄。失业或者无业职工是没有退休金待遇可以享受的。毕竟当时的退休金都是由用人单位发放。
1991年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以后,过去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作为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但是,目前我们的退休条件是要求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可以中断,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造成养老金待遇差别的因素更多了。
养老金计算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主要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三个因素相关。
本人缴费指数,如果是实际缴费,是按照当年本人所有缴费月份缴费基数之和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所有缴费指数之和除以缴费年限就是平均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一般在0.6~3之间。目前来看,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普遍较高,因此平均缴费指数也较高。
企业职工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有的地方是按照一计算,有的地方直接按照实际平均缴费指数。
机关事业单位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主要跟本人退休时的职务、级别等因素挂钩,级别越高视同缴费指数越高。
总体来看,基础养老金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由于相应的平均缴费指数较高,因此相应待遇也较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形成个人账户部分,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这一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是一样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之前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养老保险缴费机制,也没有个人账户。因此,跟企业退休人员一样,也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予以补偿。但总体来看,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并不是太高,目前一般也就三五百元。
同时,机关事业单位还统一建立了职业年金,跟一些好的国有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待遇一样,这是一份补充养老保险机制,也能额外提升养老待遇。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2014年10月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确定的,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跟视同缴费指数挂钩,过渡性系数一般在1%~1.4%。如果视同缴费指数是1.5,过渡性系数是1.4%,35年这样的视同缴费年限就可以领取63%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企业退休人员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指的是当地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一般是1995年以前。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主要还是按照新办法和老办法确定的10年过渡期来计算,但总体来看,由于缴费年限长、缴费指数高、职业年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等因素综合起来,养老待遇要比普通企业退休人员高出一大节。
不过相对而言,像一些电力、烟草等企业职工养老待遇并不低,一方面这些退休职工建立了相应的企业年金制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企业还会给予一定统筹养老金外的补贴,主要是因单位而异了。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待遇计算方法的并轨。对于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实现过渡的。
来形成养老金的差异,还是因为相应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的区别,以及单位的福利待遇高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