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九零后为何不愿意巴结领导?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不仅仅是有的90后不愿意巴结领导了,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愿意巴结领导了。从人性角度出发,任何人都不愿意巴结讨好别人,巴结讨好别人的底层逻辑是,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巴结领导,付出的成本最低,相对收益比较大,关键是性价比很高,所以,在资源匮乏、工作岗位不充足、有限资源相对集中的时代,人们为了追求“高性价比”,自然而然产生了“巴结文化”,主要特征是拍马溜须、阿谀奉承、请客送礼。封建社会,此风很盛,导致这种思维一直延续。
目前,互联网时代和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时代,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市场客观规律,不愿意巴结领导,这是人性可喜的回归本源的良性现象。
我们先举一个例子:
我遇到一个95后小林,他是985名校硕士,刚入职某单位办公室。前几天,单位要接待重要客人。70后的办公室主任老张带小林陪同接待,顺便见见世面,重点培养。当晚,饭店爆满,服务跟不上。老张看见酒桌上没人倒酒倒茶,对小林悄悄耳语,“服务员忙不过来,你主动给大家端茶倒水,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小林反问,“这多人,为啥让我端茶倒水?”老张一愣,耐着性子解释,“我看了,满桌你年龄最小、职级最低,你去比较合适。”小林坐着不动,老张声音有点生硬,“我们是办公室人员,倒茶倒水也是本职工作,你赶紧去,不要让客人看单位笑话。”
小林忽然火了,“我名校硕士,天天写材料,月薪还不到五千,晚上还要给人端茶倒水,谁工资高谁去,谁想巴结领导谁去,我可不当哈巴狗”。说完扬长而去,留下张主任在风中凌乱。老张的本意是“好意”,让小林有眼力价儿,好好表现,给领导留下谦虚低调、舍得弯腰的好印象。但是,引起95后的强烈排斥。
这个现象,绝非个别现象。有人认为,95后年龄最小、职位最低,理应主动服务,先做人再做事,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心高气傲,不利于成长发展。也有人说,小林就是一种清新之风,拒绝巴结讨好之风,有利于推动职场文化的净化。
那么,如何从深层次剖析这个现象呢?主要有六个根源。
第一,“去中心化”的时代逐步走来,一个人可以打造“1+1+X”的职业模式,依靠个人才华就能获取丰厚财富,不需要刻意巴结领导了。互联网+时代,带来了诸如自媒体、电商、知识变现等多种兼职模式的兴起,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新风尚,改变了过去对“职业化”的定义。
以前,传统的职业观是“组织化”的,即:一个人在一个组织里(比如,单位、公司、社团等组织),这个组织的中心人员(管理层),决定所有人员的职业命运。这是“中心化”的。
比如,张三技术再好,如果不拍马、不巴结、不走人情,不被管理层欣赏,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除了少量自由职业者,大多数职场人都受制于“组织文化”和组织的“中心化”。
互联网+时代,引入了“去中心化”理念,比如,区块链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技术代表。在职场上,也引入了“去中心化”的理念。
一名员工,在一个公司里工作,但可以“身在曹营心在汉”,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同时为多个组织、多个客户、多个个体甚至是无数的虚拟用户服务。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依赖一个组织。现在,这位员工的职业命运,不再由一个组织的管理层(中心化)所决定了。
比如,一名公务员李四,他在某单位里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挣一份工资,享受社保和退休福利待遇。假设他搞副业,他没有必要辞掉主业专职做副业。因为,他完全可以选择“去中心化”的职业模式,白天当一个合格的公务员,晚上可能就是一个网络写手、自媒体大咖、知识变现者。
这个公务员的职业命运,可以走“去中心化”的道路。他的成功和幸福(包括收入),不是由单位领导层所决定的,而是由整个网络上的几亿网民所决定的(去中心化)。比如,网络作家侯某东,他主业是事业单位副职,年薪12万元,但他又是一个网络大咖,年入4千万元。
第二,社会资源不再向领导集中,巴结领导的获益大幅降低。巴结领导的“投入产出率”断崖式下跌。巴结领导,也是投资(时间、情绪、礼品等物质投入、同龄人的鄙视),领导给予的利益是回报。
70后的人,现在盘踞在各级管理岗位,他们年轻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职场资源和生活“资料”,全部掌握在单位领导手里。不巴结领导,就无法独立生存。那个年代,分房子、涨工资、发粮票、找对象开介绍信、生病住院派人看护、孩子入托入学,等等,一切资源由领导分配。
巴结领导,为什么成为一种文化习惯呢?其实,任何人都不喜欢巴结别人。根本原因还是,巴结领导,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回报的有限途径。
现在的90后95后,巴结领导能得到什么?房子、车子、户口、看病、教育等大问题,基本解决不了。90后和95后面对的都是“小领导”,还接触不到“大领导”,“小领导”给予的利益有限,无非就是提职加薪那点事,解决不了以上的“大问题”。为了这一点点利益,年轻人认为“投资领导”的性价比已经不合适了。
2010年,《科学》上有篇论文《社交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经济学家表示,现在的人际关系和商业模式也在向“弱关系”发展。据统计,80%的业务是陌生人带来的,熟人反而不好做生意,成本还高。随着移动互联、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人员、物资与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弱关系”将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从生到死、从学习到娱乐、从婚恋到工作的至关重要因素。
以前,是“强关系”时代,典型的人情社会。你要办事,如果不认识人,连门都进不去。很多日常的事务,没有熟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比如,70后在年轻时期,搬个家,都要找同事朋友帮忙,吃个饭要花一千,否则就办不成,还觉得“没人帮忙”很丢人。现在,你在网上支付300元找个搬家公司就可以了。
现在的社会,虽然还是人情社会,但是,可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事情,开始不依赖关系和人情了。比如,我在家乡换个驾照,托了六个熟人喝了三场酒,最后啥也没办成,就因没给具体办事员上烟。我回到北京,在窗口花了10元钱五分钟搞定。
90后95后,既是“弱关系”的实践者,也是“弱关系”的受益者。他们不巴结领导、不讨好同事、不走动亲戚、不联络同学,依靠网络和弱关系,足不出户,也能生存,甚至发财致富。比如,有些年轻人玩游戏就能完成亿万身家;比如,有些年轻人玩电商、带货,售卖知识、理念、设计,甚至卖弄嘴皮子,就能让收入跑赢70后的领导和大叔们;再比如,有些年轻人业余时间写自媒体、拍短视频,“被动收入”超过“主动收入”。
95后这一届年轻人,无论是职场上,还是生活中,他们都不愿意求人,更不愿意麻烦熟人,依靠“弱关系”,反而活得如鱼得水。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70后父亲与95后儿子的代际冲突:70后父亲想利用关系给儿子安排工作,95后的儿子不但不接受,反而瞧不起“沾沾自喜”的父亲。70后以“有关系、有人脉、能走后门”为荣,而95后以此为耻。
感谢正规的教育。在95后小时候,他会拉住要闯红灯的爸爸,捡起爷爷随手乱丢的垃圾;少年时代,他们宁愿耽误时间也要坚持排队,看见母亲试图加塞的行为会感到脸红;年轻时代,他们排斥父母托关系走后门给他们找工作。
在职场上,95后更喜欢讲契约精神而不是讲奉献意识,而70后大叔们津津乐道给他们灌鸡汤:先奉献再享受,先当孙子再当爷爷,他们只会嗤之以鼻,根本不会“入脑入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95后的价值理念,更有利于推动职场生态的净化。年轻人更崇尚:凭能力吃饭,凭本事挣钱,凭实力竞争,别玩那些人情世故、拍马溜须的“花活”,让职场公平、公正、平等,让契约精神成为主流,而不是“糟粕”文化。
第六、个人主义成为年轻群体的主流文化,群体之间互相强化。90后95后这一届年轻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掌上明珠,独享两代人的所有资源。他们不需要讨好别人,就能获取足够的资源。尤其是城市孩子,预期收入很高,比如,一对小夫妻,预期可以得到两代人8位老人一辈子的积蓄和房产。他们没有“物质匮乏”的心理阴影,从小就没产生“巴结别人获取资源”的基因,而且因为家底厚实,长大的他们更没有巴结别人、委屈自己的动机和动力。
然而,95后的父辈祖辈,他们生活的时代,资源有限,白手起家,一直处于奋斗状态,巴结领导、走动人情,都是为了获得资源和利益。90后95后这一届年轻人,一出生就不缺乏资源,个人主义和反传统意识开始崛起,字典里就没有委曲求全这个词。
90后95后奉行“个人主义”,形成了“群体生态”,“群体生态”又促进了个体之间的互相强化。比如,某个95后想巴结领导,他首先要过自己的心理关,其次要过同龄人的鄙视关。他们认为,被骂“T狗”遭受的边际损失,远远大于巴结领导带来的那点预期利益。
如果算经济账,我们来看看,服从传统文化的收益大,还是反传统的收益大?上面已经分析了“性价比”的问题。个人主义也好,反传统也好,底层逻辑还是利益的大小。对大多数90后95后来说,反传统带来的心理账户收益大于实际物质利益。
正如本文开头的案例,为了月薪五千,让我放弃“个人主义”(附加的自尊、委屈等心理收益),带来的边际损失大于收益。而且这个收益的额度,相对年轻人的预期收益(丰厚的家底)来说,变得越来越大,巴结领导变得“不值得”。这个收益平衡点在哪里呢?要因人而异了,预期收益不同而临界点不同。有人嘲笑:月薪五千,不足以让95后巴结领导,如果给他月薪5万呢,也许他能巴结得花样百出。归根到底,还是“钱没给到位”。
第七、对自尊感的需求超越了一般性物质需求,对“服从性测试”强烈排斥。根据马斯洛需求模型,人们的追求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物质、(情感)精神、自我价值实现。越是物质匮乏的地方,人们越要巴结资源掌控者,因为他们要满足物质需求。当物质需求到基本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比如,别人的尊重,自我认可,人格尊严,等等。所以,我物质条件达到了,你让我损失尊严去获取一点“预期收益”不值得,对不尊重我的人开始产生排斥抵触。
回到文章开头的案例。小林作为名校硕士,头顶光环,心高气傲,入职之后,被“月薪五千”的现实“吊打”。再加上“反传统”理念,他内心是排斥这种酒桌文化的。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了他对酒桌文化的格格不入,甚至非常嫌弃和讨厌。这个时候,老张偏偏去指使他端茶倒水,引爆了他内心的“雷子”,导致情绪失控。
很多年轻人的心态是:我可以“服从传统美德”,但是,坚决排斥“被安排我服从传统美德”。他明白“尊老爱幼、端茶倒水”是传统美德,比如,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作为晚辈,理应倒茶端水。但是老张指使我“服从传统”,就会产生了“反传统”情绪。
尤其是老张说“给领导留个好印象”,就有了“胁迫”的意味。作为70后的管理层,因为自己是从“先当孙子再当爷爷”开端的,走上领导岗位也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他们内心深处确实有一种心态:你是新人,哪怕是一条龙,也得给我先盘着。他们喜欢利用端茶、倒水、敬酒、拿包等小手段,对下属进行“忠诚度测试”或“服从性测试”,再“牛”的人也要低头弯腰,如同“投名状”,表明“我甘愿服从”的姿态。
95后这一届年轻人恰恰非常排斥这种“测试”。我给长辈和客人倒茶倒水,如果出于文明礼貌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掺杂了“巴结领导”的“投机”目的,天然产生抗拒心理。了解年轻人的心理,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此,70后的领导者更要洞悉人性,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顺势而为,而不是引起他们的叛逆,撕破脸皮对谁都没有好处。
以前,传统的用人理念是,“我招聘你,给你发工资,你就是我的人,你必须为我服务,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就叫“为我所有”,你这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和智慧必须“被我拥有”。
目前,职场生态和业态,都在发生根本性改变,尤其是90后、95后以及将来的00后,不再接受“我被老板拥有”了。现在的管理者也开始扭转观念,我用你的能力、智慧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拥有”你整个人呢?
比如,很多企业都在搞轻资产、轻人力模式,不添置资产、不养员工。把一些业务进行外包,需要人员时搞劳务输入,不养你这个“人”,只用你的“智力”,你干多少活,拿多少钱,项目完成,你走人,我们一拍两散。
可以预测未来的职场生态,也是“去中心化”的,人才就像海里的鱼。一个公司有了项目,可以临时招募一万条鱼;一条鱼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以同时为几个公司提供智慧服务。甚至,这些公司和这些分散的鱼,互相都不见面,在网络平台上,就可以交接任务、验收任务、核定标准、支付薪酬。
举例:未来一个巨型公司,可能只有10个核心合伙人,但他们可以在网络上雇佣一百万人、一千万人同时为他服务,不需要的时候,可能一个人也不用。反之,某一个人才个体,可以坐在家里,同时为几个公司服务,他的职业命运,不在看单位里领导层的脸色。
【最后总结】
当今职场,70后与90后代际冲突越来越激烈,互相瞧不起,相互看不上。70后认为90后个性张扬、不服从管理;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强调个人主义,弱化团队意识,摇摇头,垮掉的一代,不成器。90后认为70后思想传统、控制欲强;经验主义、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压制创新,摇摇头,落后的一代,快让路。如果双方,都能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看待对方,互相体谅,互相学习,双方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
退一万步讲,70后如果带不好90后队伍,还埋怨90后不好管,只能说明70后的懒惰。这个懒惰,不是指体力上的懒惰,而是指思想上的懒惰:一是不愿意深入思考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二是不愿意顺应年轻群体的思想文化变化而对自己的路径依赖进行改变,三是不愿意思考怎么才能发挥年轻人的优势,总是抱怨年轻人不好管。你不尊重后浪,后浪只能把前浪拍在沙滩上,没办法,时代潮流势不可挡。
再退一万讲,90后95后也要善于与社会“和解”,要辩证看待个人素养、社会美德与巴结讨好、投机取巧区分对待。马老师说过,智商防止失败,情商决定成功。一个人的真正成功,能力是基础,要做大事,依然需要情商,处理好人际关系,注重团队合作。个人的IP再强大,单打独斗,也做不成大事,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职场素养里,低调、谦虚、妥协、让步,让别人舒服才能让自己舒服,这些底层逻辑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变。所以,尊老爱幼、尊重领导、服从组织、文明礼貌,这种社会美德和职场素养,也不会变,只要出于文明素养,端茶倒水,不损害你的尊严,恰恰抬高你的尊严,只要不是抱着“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投机心态,那就大大方方地端茶倒水,一定能赢得更多的尊重。
文章来源:网站整理
- 上一篇: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 下一篇:对于即将毕业实习的大学生,有何忠告或者实用的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