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的领导对一线吃苦拼命的员工不闻不问,最起码的慰问都没有,还有必要待下去吗?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尊敬的题主,看了你问的问题,我劝你还是早点离开这家公司吧。不是因为这家公司的领导不好,而是因为你要不要在一家公司工作下去的动力来自于别人的“慰问”、来自于别人给你“喂奶”。你应该立即马上离开这家公司,去寻找一家公司,找一家能够在你吃苦拼命的时候给你“慰问”的公司,只是要看你是否有本事能找到这样的公司,我也相信有这样的公司存在。
一、现在是价值交换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最纯净的关系,就是价值交换。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职场上,更讲究价值交换,更尤其一个人和公司之间的关系,更是一种价值交换。职场人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换得公司给的报酬。职场人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智慧创造的价值越高,换得的报酬则越高。尤其在私企这样以业绩为生存基础的公司更是如此。如果有些公司提供了领导的“慰问”,要么就是为了稳定军心,要么就是为了用更少的报酬换取你更多的价值,用通行的话说叫“黄鼠狼给鸡拜年”。我从未相信过那些“慰问”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既然如此,为何要让公司假意“慰问”?我倒更愿意,公司领导把一线员工的“吃苦拼命”,换成更多的报酬付给一线员工,这样来得更实在,对于正在支付“房贷”、“车贷”的员工来说,更是一种“雪中送炭”。这也是价值交换的一部分。
二、“慰问”的本质
什么是慰问?新华字典中对“慰问”一词的解释是“安慰问候”;给出的英语解释是“to show sympathy by making inquiries”,即通过询问表达同情。按照这样的解释,题主是想让领导对一线员工“吃苦拼命”表达同情?
说实话,期盼能够被“慰问”的人,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叫“有着一颗玻璃心”的人。尤其在民企这样追求业绩、追求利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组织中,“慰问”一词显得有些唐突。国企里,经常会有领导去一线“慰问”员工,不过都“太假”了。真心的慰问一定来自于你的家人和朋友,那是真的,出自情感的。私企里,如果有“慰问”,一定是因为私企不想把一线员工的“吃苦拼命”转换成物资酬劳,而使用的“一计”,你叫它“笑里藏刀”也好,叫它“欲擒故纵”也好,还是“李代桃僵”也好,反正“慰问”一定是为了“讨便宜”,否则怎么交“价值交换”呢。
四五十年前的“慰问”与今日的“慰问”已不可同日而语。
三、有些公司为什么要“慰问”
在“第二”中涉猎了一些“慰问”的原因。不过,有些公司的“慰问”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留住人、增加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但这一切,都不是“空虚来风”。从“价值交换”的法则来看,企业的“慰问”无非就是为了降低自己人员流失的成本,提升“工作效率”。遗憾的是,我们极少能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慰问:毫无目的性,仅仅是因为爱和情感。所以,这种纯粹的“慰问”太珍贵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在“价值交换”之外看到它。
不过,无需对此有任何担忧。本来,现在已经不讲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那些所谓的“慰问”,如果能换来一线员工“十天半个月”的带薪年假,才会更像“慰问”。但,或许这样的慰问只能在“梦中出现”。
四、还是自我“慰问”更实在
请原谅在回答问题的开端说的那些话。我只是想让题主:放弃幻想,面对现实,这样对自己的“打击”会小一些。期待越高,伤害越深。现在的社会,不要再在私企里期待“真情的慰问”。但我倒建议,一线的员工能够在工余时间,读书、与家人快乐地团聚,仰或自己给自己做一顿饭,慰劳一下自己。这倒是不失真情的慰问。踏踏实实让自己能够积累“慰问他人”的资格和资本,倒是一个实在的、可实现的愿望。
离职嘛,我看就算了。哪里会有那么多的慰问呢?
劝君多为自己的尊严而辛苦拼命,而不是为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而辛苦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