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单位工作9年,然后辞职,再找工作怎么都适应不了,何解?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句很富于哲理的话: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
什么是重复的行为?就是大脑在遇到同样一件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事情时,给身体传输一个一模一样的指令让身体做出和以往一模一样的动作来。这样做的范式,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一旦事情本身变了,环境变了,大脑处理新事物的时候就无法导入“习惯”发出指令,它需要重新建立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路径(就像我们说的动脑筋),从而要让人的身体做出新的动作。这会导致一个人会觉得很不舒服(不适应),因为要重新建立并不容易建立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我们举个很经典的例子。如果你学会了一首歌,重复了无数遍之后,你就可以把这首歌能够唱得滚瓜烂熟,不用再去想歌词。也就是说嘴吐字发声的肌肉习惯已经形成了强记忆。但是,如果让你去掉歌曲的旋律,单独让你朗诵这首歌的歌词,你会发现,你记不起来这些歌词,因为“事物”变了。你可以尝试一下是不是这样。
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了九年,已经让一个人熟悉了在这个单位里的人,熟悉了这个单位的人相互之间相处的习惯、做事的习惯,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对单位的各项事务已经建立了一个固定的、下意识的处理回路或路径。所有的行为(思考也是一种行为)都是在这个单位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习惯。如果要改掉这个习惯,就会让人很不舒服。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了多年,辞职后到了另一个单位适应不了的原因。因为原来的单位和新单位的人不一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不一样,规矩不一样,上级不一样,老板不一样,流程不一样,信息传递的方式不一样......太多的不一样,让一个人要重新建立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新的路径,这需要“变革自己”、“改变自己”,而变革、改变是人们不愿意去做的。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原来的单位是每天九点钟上班,六点钟下班,而新单位是每天八点钟上班,五点钟下班,你就会觉得很不舒服。这种不舒服还会导致自己的心理变化(讨厌这个新单位),从而波及到对其它事情的不舒服(比如同事之间说话很直接)。一件事情的不舒服,加上其它事情的不舒服,再加上相互影响和波及,更加增加了一个人的不舒服。
如果你在原单位是靠拟订工作计划、推进工作计划的模式去工作的,到了新单位根本没有工作计划,一切都是临时起意而做,你就会觉得不舒服。这又是一个很常见的例子。
如果我们用稍微专业一点的说法来解释题主的问题,其实就是原来在单位为人处世、思维、联系、做事的范式与新单位的不一致,导致到了新单位后人脑的厌恶和拒绝,继而让一个人不适应(其实本质上是不愿意改变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从原来的单位出来到了新单位之后,经常会有一句口头禅:你们这么做不对!我原来的单位是这么做、那么做的;我在原来单位的时候是......
习惯,和需要“改变习惯”,形成了一种矛盾,使人不适应,不舒服。
但是,职场人还是要养成一种“改变习惯”的习惯,增强自己的适应性(学会自我调节),才会在职场上走得更好。这也是人际能力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马云为什么把阿里的价值观塑造成“拥抱变化”?因为出色的适应性可以人立足于世。这符合“适者生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