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到底属于台湾省控制还是大陆?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这篇文章,不吹不黑的前提下,为中国半导体制造公司正名。
中芯国际是总部位于上海的内地企业。很多人认为看不起中芯国际,认为和台湾的台积电差距太大,没有核心技术,其实中芯国际有今天的这个成绩,付出了太多,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芯国际是一家集成电路芯片代工和制造的企业,成立于2000年4月,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于2004年3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时挂牌上市。2019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2020年7月在A股上市。
2021年3月31日,中芯国际发布年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同比成长24.8%;同期公司实现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141.5%。
中芯国际20年曲折发展历程明天(2021年4月3日)就是中芯国际20岁生日了。
20岁是一个人最好的青春年华,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去谈恋爱、甚至是去浪费、去争吵、去伤害,因为来日方长。然而20岁对于中芯国际来讲,却是快马扬鞭、与日月赛跑的时期,它没有时间停下来歇一歇,更没有时间去浪费、去争吵。
中芯国际
2000年4月3日,张汝京筹集了14亿美元资金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中芯国际(SMIC),并把公司地址定在上海。同年8月1日,中芯国际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打下第一根桩,12月21日,中芯国际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自己的芯片制造企业诞生了。
2001年9月25日,中芯国际上海FAB 1举行了投产庆典,宣布公司第一片0.25微米产品上线生产。
2002年中芯国际北京分公司成立,并量产了0.18微米的芯片,2002年12月,中芯国际的8英寸月产能达到30000片。
2003年中芯国际开始与国际巨头合作,先是和日本东芝签署技术授权和代工协议,接着又与摩托罗拉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同年设立了天津分公司。
2004年,成立4年的中芯国际就在美国、香港上市,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制造企业。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存储芯片价格大跌,中芯国际资金链受到影响,以1.72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16.6%的股权出售给大唐控股。
台积电
中芯国际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招来了同行的嫉妒与竞争,其中就有一个对手叫—台积电。
台积电几次通过起诉中芯国际侵害专利技术,最终导致中芯国际内部人事动荡,公司出现了5年的连续亏损。
2009年公司创始人张汝京被迫离开中芯国际,此后几年中芯国际调整了公司战略,不再专注于工艺制程的提高,而是注重公司内部的管理,其实是由于管理层动荡,被迫放慢了发展脚步。
经过几年的调整后,公司渐渐地步入正轨,中芯国际开始向先进工艺进军,并于2014年进入28纳米工艺时代。这是中芯国际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芯国际生产及研发能力的极大提升。进入28纳米工艺时代,夯实了公司在移动计算相关IC制造领域中的有利地位。
2015年2月13日,中芯国际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合作,获得了30亿元的融资。这笔资金除了公司日常经营,还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攻克14nm技术”。
2017年曾在台积电任职的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梁孟松曾在台积电担任主管技术的处长,号称“技术狂人”,自此中芯国际在工艺上突飞猛进,并于2018年末,实现了14纳米工艺技术。
随后又把良品率从3%提高到95%,中芯国际再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中芯国际与台积电,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芯国际和台积电同为芯片代工企业,同为上市公司,同在中国境内,却是一对老冤家。
2003年,台积电起诉中芯国际侵害其专利技术。台积电指称:中芯国际通过延揽台积电员工——数量超过100人,要求部分人员为其提供台积电商业秘密,要求对中芯国际判处禁令,并支付10亿美元赔偿。
2005年1月30日,中芯国际和台积电达成和解,其代价是中芯国际支付1.75亿美元。台积电唯一的让步就是同意中芯国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六年付清。
2006年8月,台积电再次将中芯国际告上法庭,理由是:中芯国际将台积电的商业机密运用于制造0.13微米或更小之工艺产品。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台积电一定要追着中芯国际打呢?这就不得不谈一谈,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张汝京、张忠谋。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
张汝京194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南方卫理公会大学,中芯国际创始人,青岛大学名誉院长,青岛大学讲席教授。他成功地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及中国台湾地区创建并管理了10个工厂的技术开发及IC运作,他创立的中芯学校,成为上海最著名的与海外教育接轨的学校之一。
台积电创始人 张忠谋
张忠谋193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电机系,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创始人,被外界称为“芯片大王”。先后出任德州仪器公司副总裁、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后创建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2018年6月5日,正式退休。
张汝京和张忠谋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同为华夏儿女,都因历史原因离开祖国,都在台湾创业,都在美国留学,都在德州仪器公司任职等等。
张汝京结束了在美国的学业生涯以后,来到了美国的德州仪器工作,开始了与老对手张忠谋的交集。
此时的张忠谋已经是德州仪器的副总裁了,其权利之大,其地位之高,其谋略之深,绝非是初出茅庐的张汝京能够相提并论的。
单凭张忠谋是唯一一个华人做到副总裁位置,就足以说明张忠谋绝非等闲之辈。1985年张忠谋回到了台湾,1987年创办了台积电,是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
随后张汝京也从德州仪器离职,回到台湾创了“世大”,同样是和台积电做的一样的生意。这次真正激怒了张忠谋,展开了对张汝京的全面“竞争”。
老谋深算的张忠谋,对一个不懂商场征战的工程师下了狠手,最后张汝京被迫离开台湾。
一心报国的张汝京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于2000年4月3日在上海创立了中芯国际,再度开启芯片领域的报国之路。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台积电再次将枪口对准中芯国际,长达6年的诉讼生涯,终于让张汝京再次离开自己的创业公司。
2009年7月28日,中芯国际宣布,王阳元院士接替张汝京博士担任董事长。
张汝京离开的此后两年,有近100名总监级别以上的高层管理者从中芯国际离职。
中芯国际也因此在技术、经验、市场占有率上被台积电彻底地甩开。90纳米中芯落后台积电1年,65纳米落后两年,40纳米落后三年,28纳米整整落后6年。
台积电和张忠谋赢了!
中芯国际回归A股,彻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积电步步紧逼
台积电
2003年至2004年,台积电3次起诉中芯国际侵害其专利技术,2005年达成和解,代价是: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支付1.75亿美元专利费。
在随后与台积电长达9年的官司中,中芯国际元气大伤。连创始人张汝京都为此离职,而管理层的动荡,尤其是CEO频繁更迭,股东矛盾不断,又大大削弱了中芯国际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美国交易市场不被看好
尽管中芯国际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在美股并不被看好,股票市值远远低于本身的价值。于2019年5月申请美股退市,彻底离开美国市场。
美国开始制裁
2020年9月,业内就传出美国正考虑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随后便对中芯国际进行了一些出口限制,即美国供应商向中芯国际供应的一些产品需要申请许可证。
2020年10月4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美国BIS已根据美国出口管制条例EAR744.21(b),向中芯国际的部分供货商发出信函,对于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
2020年6月中芯国际申请A股科创板上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对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每年从国外进口的芯片达到3000亿美元以上,超越了石油进口金额,位居进口物品第一位。
中芯国际担心美国的制裁,同时又看到了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开始将业务重心向国内转移,并决定在A股上市。
2020年5月5日中芯国际宣布登录科创板,从6月1日提交IPO申请获得受理,到6月4日上交所发出问询,仅4天时间便闪电过会,最终到7月7日上网申购。这意味着从提交申请到登陆科创板,中芯国际仅用了37天。
中芯国际此次发行中,共有29家重量级战略配售对象,合计投资金额达242.61亿元,其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获配金额35.175亿元,是最大的投资者,其次新加坡政府投资33.165亿元、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22.24亿元。
中芯国际自此彻底回归祖国的怀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芯片第一股。
问答总结中芯国际目前是A股、港股上市的大陆芯片制造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最大投资者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从公司地址、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等众多方面来看,中芯国际都属于大陆。
2018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做客凤凰卫视,并对中国芯片产业做出了定位:他认为大陆在芯片设计方面可以独立发展,也有了一些先进公司。芯片制造不是花很多钱、投入举国之力就能做成的。
亲爱的朋友您同意张忠谋的观点吗?您认为中芯国际能否扛起中国芯片制造的大旗吗?
我是科技铭程,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文章来源:网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