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借壳上市?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股票市场里,借壳上市往往被誉为乌鸡变凤凰。
其实,借壳上市就是有钱人的资本游戏。
就好比在限购的情况下,一手房火爆,需要排队,需要摇号,需要等待。
那些不想等的人,就直接问有房的人,以一个双方觉得合理的价格进行房屋买卖。
股市中的借壳上市,就是绕开正规的上市发行审批,通过资产注入一家已经上市的壳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达到上市的目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概念,具体的操作形式很多,稍后会一一给大家去讲。
上市公司之所以被称为壳公司,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惨淡,企业发展受限,公司的市值相对较低。
这时候,把高价值的资产,注入低价值的壳公司,就成了买壳、借壳上市的核心。
可以说,借壳上市免去了三年的财务审核,免去了一系列复杂的申报流程,没有公开发行股票的问题,达到了快速上市的结果。
借壳上市所需要花的成本相对较低,就是收购一家壳公司的成本,甚至只是壳公司的相对控股权成本。
本质上,借壳上市免去了排队的繁琐,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完成上市,并且进行二级市场的公开融资。
“低成本、高效率”是借壳上市的代名词,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乐于花钱买壳上市的主要原因。
借壳上市的方式方法其实多种多样,但是归结下来,其实有四大类。
1、壳公司协议转让股份。
壳公司以协议形式出让股份,收购方按约定进行收购。
简单的说,原本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以约定的价格直接把自己手里的股份卖给了收购方。
通常价格会高于二级市场的价格。
同时,收购方也会不断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但是到一定持股比例后,就必须通过举牌的形式进行增持了。
这时候股价往往会被炒作起来,所以直接协议收购约定价格,会更稳妥一些。
2、壳公司增发新股。
壳公司定向增发新的股份,收购方参与定向增发,通过大量购买增发股份,取得壳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这种方式是最常用的方式。
壳公司的大股东还掌控着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增发股份。
而收购方直接参与定增,自然而然就拥有了这部分股权。
当然,如果定增的额度巨大,增发股份比例超过了股份持有股份的比例,其实就可以直接理解为借壳上市了。
3、收购壳公司的母公司。
收购方通过收购壳公司的母公司,取得壳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再进行资产的注入。
想要儿子,不如直接嫁给当爹的,从法律意义上,儿子自然就归你了。
收购壳公司的母公司,等于是实控了上市公司,这种方式也很常见。
只不过母公司和子公司本身还是独立的公司主体,后续还要通过运作,才能把资产进行注入。
这种方式虽说也能达到目的,但明显会笨拙一些,步骤会更多。
4、壳公司资产重组。
原有壳公司的债务转让,收购方进行支付,并且收购方将资产注入壳公司。
债务重组,也是借壳上市的一种手段。
一些壳公司会有很多的债务,收购方将这些债务整合,先行支付,这些债务就自动转给了收购方。
作为壳公司的债务人,收购方就可以发起资产注入,通过并购的形式,把整合壳公司收入囊中。
资产重组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借壳方式,优质的资产注入后,对于壳公司的价值体现也会体现在股价上。
对于壳公司,我想老股民都不会陌生。
但是很多人却没有真正理解壳公司,他们总把壳公司和亏损的上市公司,诸如ST类联想在一起。
纵然确实有不少ST公司通过注入资产保壳借壳的,但那些特别好的借壳上市,其实很少有ST公司。
简单说说,优质的壳公司长什么样。
1、市值小。
市值小,是必要条件,但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市值小并不代表越小越好,能够借壳上市的企业,一般都不差钱。
借壳的成本,主要是收购成本减去可售净资产加上壳公司债务,所以并不是市值越小一定越好。
为什么不喜欢ST企业,主要是ST公司的壳,如果加上负债,还有低净资产,成本并不低。
2、股权架构清晰。
股权架构清晰,也是优质壳资源的基础。
不论是资产置换,还是股权收购,本质上收购方都要求绝对的控股。
那些股权架构错综复杂,大股东有纷争,无绝对控制权,或者有大量的股权质押,都会被收购方给排除掉。
如果大股东占股比例较低,一般都会采取定向增发的形式,增加收购方的持股比例,保证绝对的控股权。
3、债务纠纷少。
债务纠纷少,也是壳公司是否优质的关键之一。
收购方的目标是借壳上市,不是去替上市公司解决复杂的债务问题。
债务纠纷越多,壳资源的价值就越低。
当然,一般成为壳公司的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债务问题,不可避免。
4、资产相对优质。
被收购的壳公司,尽管好不到哪儿去,但也是资产。
收购方大概率会将壳公司的资产进行出售,用来弥补收购成本。
所以,越有价越容易出售的资产,对于收购方就越有利。
至于壳公司原有的一些主营业务,大概率也会被打包出售,至于能卖多少,依旧是看这些业务的价值了。
所以,壳公司的资产很重要,一些烂在手里的资产,在收购后可能就成了坏账。
这些资产,都会在壳被收购之前的尽调过程中去一一盘点,进行打包估价。
最近两年,借壳上市的案例虽还有不少,但相比往年,是越来越少了。
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上层对于借壳的审核越来越严格。
借壳上市,看似曲线救国,实则是绕开了上市的审核。
最严重的借壳重灾区,就是涉及金融的。
一些第三方金融机构,通过买壳上市,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属于重灾区。
用上市给金融公司背书,然后大肆宣扬自己的实力背景,最终导致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情况,特别多。
所以,对于借壳上市,尤其是金融公司,金控集团,审核是异常严格的。
其他一些行业,则会相对好一些,诸如顺丰、360这样的大公司,因为财务审计的缘故,当时走的也都是借壳通道。
上层对于借壳的谨慎态度,也是让很多企业越来越少去做借壳上市的闯关,踏踏实实的走IPO通道。
第二,注册制给优质公司开了快速通道。
借壳情况越来越少,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注册制的上线。
注册制,给到了企业最快2-3年即可申报上市,大大缩短了上市的周期。
本质上,IPO的公开发行,比起借壳上市就要干净一些,可以省去买壳和资产整合的麻烦,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从注册制的角度来看,只要是优质企业,只要是能够过审,走IPO通道一定是更合适的。
只有那些在财务审核上,可能会有一些猫腻的企业,才会继续执着于借壳上市的道路。
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少,而企业越少,借壳的审批就越严。
最近几年的并购、增发、重组,审批难度都急剧增加,尤其是跨行业的资产重组,都有借壳的嫌疑。
其实,对于这些经营业务相对混乱,企业造血能力不足,大股东希望通过出售资产,或者是跨界并购来转型,或者是借壳上市的企业,现如今也是越来越难了。
注册制本身,是为了让一些优质企业通过上市融资,而不是因为融资问题,惨遭并购,最后被限制了发展。
所以注册制本身,对于市场的推动,对于优质的中小企业,是非常有利的。
对于借壳上市这件事,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它本质上是一个游戏规则,并没有好坏之分。
如果你买入一家企业,看中的是优质壳资源,那么我觉得这无异于赌博。
因为壳资源到底有没有价值,并不是壳公司决定的,而是市场上急于上市的企业决定的。
注册制开放后,壳公司的身价正不断的在往下掉,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成熟的市场里,借壳上市的玩法依然会存在,不会销声匿迹,但一定会越来越少。
本身投资壳资源和投资股票也不是一回事,所以建议广大股民尽量减少以博弈的心态参与壳资源。
- 上一篇:股票怎么做T+0?
- 下一篇:基金回撤20%后买入,会有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