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老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这个说法有失偏颇,农民养老问题是社会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但是国家在努力设法农民建立合适的养老机制。
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农村人均收入只有城镇的一半不到。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021元。这样高的收入差距根本不可能将农民纳入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缴不起养老保险费。
为此,国家建立了专门适应农民和城镇无业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国家发放基础性养老金,能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形成个人账户养老金。简单点说,个人付出仅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很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国家补贴。2019年末,全国共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16032万人,发放养老金3114亿元,平均每人每月162元。
很多人可能嫌低了,如果农民能够按照每年5000元基数缴费,缴费15年退休后每月也能领取五六百元的养老金了。这基本上能够达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50%,也能够有效解决养老生活问题了。可是,大多数农民都是按照最低基数缴费。
至于一些人所提出的农民缴过公粮,实际上当时缴公粮的主体是公社,只不过由于生产分工因素导致的农民需要缴公粮的情况。其实缴纳的公粮相当于国家回收,主要用于抵扣农业税了。相当于工人在企业工作,由企业缴纳企业税费和利润给国家。缴纳税费和公粮,都不会作为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
其实我国在不断地推动城镇化,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高达60.6%,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我国八成是农民的情况。随着年轻的农民不断进城,他们也开始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未来退休时他们也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的。
对于已经老年的农民或者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城镇无业失业人员,只能暂时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了。不过国家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断提升相应的养老待遇水平。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数养老金确定还会调整,估计会从88元上调至100~108元。
所以,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的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国家就有能力更好的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缩小当前的待遇差距水平了。这可能是未来两种养老保险的并轨的唯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