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5日(德国慕尼黑奥运会),11位来自以色列的奥运代表团成员遇难身亡,这一天也被认为是奥运会历史最为黑暗的一天,又称“黑色九月事件”。
也正因为此事的发生,以色列最高情报机构“摩萨德”在此后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对当时制造惨案的凶手展开了复仇行动。
以体育为核心的奥运会是如何变成惨案现场?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今天一谈究竟。
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突袭奥运村1972年9月5日凌晨四点,慕尼黑奥运会第11个比赛日。
奥运村围墙边上来了9位身穿运动服手里还拎着装备包的运动员,随即其中8人翻墙进入了奥运村。
如此奇怪的一幕保安没看到吗?其实看到了,只不过见怪不怪。因为当时的奥运村晚上都会关门,但很多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都爱出去玩到很晚才回来,所以翻墙入内就成了“家常便饭”,保安更是见怪不怪。
进入奥运村后,这8名身着运动服的人又很熟络的去到了31号公寓,一栋住满以色列和乌拉圭及香港代表队运动员的小楼。(早已踩好点)
进入公寓楼后,这8名恐怖分子直奔以色列代表团区域,并在第一次冲突中直接射杀了以色列的摔跤队教练温伯格以及举重运动员尤塞夫。
由于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在公寓楼陷入混乱之后第一时间就控制了其他9位以色列代表团成员,且封锁公寓楼。
一个体育盛会,一群荷枪实弹的恐怖分子冲进来绑架以色列运动员是何用意?
时间来到9月5日的早晨,这群恐怖分子通过媒体及现场警方公布了自己的身份及诉求:
他们是来自巴勒斯坦的恐怖组织,之所以来到奥运会绑架以色列代表团其目的就是要求以色列政府在当天12点之前释放在以色列监狱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囚犯。
面对恐怖分子的要求,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梅厄夫人与当时西德总理勃兰特通话表示:我们绝对不会像恐怖分子妥协。(梅厄那些年一直都是国际政坛上出了名的铁腕政治家)
既然不妥协,那就只能展开武力营救。
据说一开始以色列想派自己的特别行动小组展开救援,结果却遭到德国方面拒绝,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发生在德国境内的事情。
在准备武力营救之前,奥委会包括当地政府提出了多个缓和办法,但全部遭到拒绝。如用奥运会高官及警察局长等替换人质;支付巨额资金且保证恐怖分子安全离境等等。
恐怖分子表示,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囚犯及让全世界听到巴勒斯坦的声音。
随后又有谈判专家介入调查,延后了恐怖分子要求的最后时间期限,且假装答应会安排飞机送他们去埃及。
而西德警方也针对“恐怖分子及人质转移到机场”制定了解决人质的计划。(后来事实证明太业余)
据说在长达一天的谈判沟通中,西德警方压根没弄清楚有几个恐怖分子,一直以为就5人。所以后来在机场提前安排的狙击手也只有5位。
其次一开始计划在飞机上安排伪装成飞行员及空乘的警察也不知道啥原因,居然没有就位......
但恐怖分子不傻啊,到了机场以后他们先派两人上飞机检查,结果就发现没有机组人员,随即意识到被耍了。
一看情况不对,恐怖分子马上往回跑,结果居然有人下令狙击手马上开枪......(要知道这个时候只有两名恐怖分子在狙击手视线内,这种行为很容易彻底惹怒其他恐怖分子,从而造成人质伤亡)
你以为下命令开枪就够难以理解了?其实无语的还在后面。
因为狙击手居然没有打中......(事后证明大意的西德警方没有安排军方狙击手,而是找了相对业余的警察来完成狙击人物)
没有安排机组人员,还直接开枪,这一系列行为彻底把恐怖分子给激怒,随后双方爆发激烈枪战。
在后续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中,以色列人质全部遇难身亡;8名恐怖分子,5人被击毙,3人被活捉。
而西德警方在此次营救过程中一系列的不专业行为引来众多质疑。
以色列强硬回击,展开复仇行动慕尼黑事件爆发后,以色列全国陷入悲痛及愤怒之中。
1972年9月8日,也就是“慕尼黑事件”后的第三天,以色列政府直接派空军对名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恐怖分子聚集地区展开轰炸。
结果在一个多月后,这伙恐怖分子又劫持了西德的一架航班,以及逼迫西德政府释放当时被活捉的三名歹徒。
那三名恐怖分子被成功释放后,甚至还举办了记者会,一度成为巴勒斯坦人心中的英雄。
而这一举动也彻底激怒以色列,其总理梅厄夫人命令以色列最高情报组织“摩萨德”负责人扎米尔成立“X委员会”,复仇行动代号为“上帝之怒”,要求将当时参与慕尼黑恐怖袭击的相关人员全部消灭。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上帝之怒”行动小组以各种方式铲除了大部分当时“慕尼黑事件”的策划组及参与者,甚至该恐怖组织的多位高层也在以色列的复仇活动中丧命。
2005年,由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同名电影《慕尼黑》上映,该片也相对系统的讲述了1972年发生在慕尼黑的那段惨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