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然提到了“篆刻”二字,我便认为你需要的是:“已经刻好的成品印章”,而不是自己用来篆刻的“章料”。
于是,从成品印章来说,兼顾质量与可玩性,一般挑选的顺序以及注意事项,建议按这些标准去甄选:
1、看篆刻水平这是首当其冲的,不接受反驳。只要你具有一定“判断篆刻水平高低”的能力,那么,当你遇到一枚“刻得非常好”的印章之后,哪怕材料很低档、哪怕章料很没有特色、没有装饰——也坚决赶紧拿下!
篆刻印章的价值,当然重在篆刻自身!
这点是否需要参与作为选择的因素,就看你是冲着使用的目的,还是冲着收藏的目的,如果是以使用为主要目的,那要顾及一下印面的大小,毕竟,大多数常规的书画作品,是不适合使用想皇帝玉玺那么大个头的。
具有一定用途的,比如藏书章、书画创作需要的闲章等等,此类实用为主的闲章,大多印面以1~5cm之间为宜,印面形状可以不定,但印面超级大的,明显用得上的机会不多。
对印章的材质辨识以及对材质品级质量的辨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对巴林石和寿山石都不知道区别在哪,那选择起来确实是个难题。
因此,这一项的选择前提,也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经验”基础上的。
如果不善此道者,折中的办法可以先行物色几方其他方面你认可的,不要急于购买,请个老师“掌眼”之后,再行定夺!
资源匮乏的今天,很多传统的石料早就开采殆尽了,不少外来货甚至人工造假的品种在市场中不乏存在着。
这些从外观上“貌似”的劣质品种,不仅在使用很不堪用,且在行家眼里,价值是大打折扣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遇到假货劣货。
大多数作为商品出售的印章,除了印文之外,很多都是具有一定附属工艺的,这些附加的元素,其刻制水平高低,也会影响着一枚印章的“珍贵性”。
代表性的诸如“兽纽”,其次还有“侧面薄意雕刻”等,而有“薄意”纹理出现的材质,一般都是质地非常精美的
尽管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全面进入了“作品看水平不看名头”的年代,但是,活生生的现实中,一些“因名头大而更受欢迎”的现象肯定一下子无法彻底泯灭,尤其是在艺术界因艺术而起的名头,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名头大的人作品好过没有名头或者名头小的”。
理想与现实,很多时候差距是存在着的。
如,位于西湖中的西泠印社景点,内部就有现场刻章的服务,开放时间都会展示不同作者、作品简介的资料,有兴趣的如果去了可以注意下,其润格跨度也比较大,不同水准(含名头)的作者报价跨度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在一些严肃的艺术环境里,水准与名头的对应关系还是有一定“艺术基础”的。更何况,在不少人的价值观里,西泠印社这个团体可能是目前为数不多比较“干净的圈”了。
其实上述的文字可能也并不像开始所说的只针对现成的印章,某些参考项,对于选择章料也是适合的。
列出的几点当中,最大的难点在于第三条。印章石料的质地优劣判断,是个有难度的事。
毕竟,市场上不同品级的材质,从便宜的一枚几元钱,到好点的几千元,甚至收藏级别的几十万元一枚的,乃至顶级的田黄石数万元一克,可谓是天壤之别。
如果师友们在选择一些价格较高的品种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买到假冒伪劣的冒牌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