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有权鉴定自己作品的真伪吗?为什么?

收藏艺术品鉴定,一直是很多收藏爱好者头疼的问题。当今这个领域里,并没有法定意义的权威机构,能够具备权威资质来从事“任意面对第三人”这种层面的收藏品鉴定事务。

因此,画家有权鉴定自己作品的真伪吗?这个问题,认真起来,要区分具体情况去分析的。

一个关键点就是,“有权”二字中的这个“权”,谁去认可!

其实,画家是否能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真伪鉴定,这个争论,早在10多年前就断断续续浮现出来。

争论起源源自社会真实事件:早年某一收藏者自市场购得某大家作品,过了几年之后,携作品至画家本人处登门求鉴真伪。

因收藏者登门时画家润格已远高于收藏人购买的价格,故,画家本人对自己早期的作品不予认可,鉴定为假,同时义正辞严告知:为防假画继续留存市场,愿意在收藏者额外增加一定费用之后,以低于公开润格的价格的新画作换取更早以前那副“假画”。(书画家的名字就不提了,参与时间早的书画收藏者可能知道)

早年购入的收藏者当然不愿意了,又得掏出不少的钱……

于是。业内滋生出一波“画家自己能够鉴定作品真伪吗?”之争论。

我不去带着观点去评价收藏者与画家各自的利益是非之处。
单就从目的来表明一下关于鉴定方面的认知吧。

“你因何要鉴定?”,这点非常重要。也是判定“书画家本人是否有权鉴定自己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

撇开所有细分情况不说,从真实实际最可能遇到的可能来看,当以下情况出现的时候,才会有“作品需要去做鉴定”的情形:

持有人或意向买家主动表达“要求鉴定”的意愿

所有人都知道,书画收藏是个给精神带来享受的事情,大家平常家里挂上一幅书画作品,没事不涉及交易或者易手的情况,是不会想到要去做一下鉴定的。

否则的话,你个人心血来潮的时候,拿去鉴定之后又搁那,过一段时间真有人来买的时候,买家不一定接受你自己找人鉴定的结果啊!——谁知道你找的人是不是托呢?那么,无目的的鉴定,意义又何在?顶多也就心理图个安慰,然,意义并不是是太大。

对,这就是关键。

这些年在收藏方面发生的各种骗局实在是太多了,买家凭什么相信你的单方面行为?

要让买家愿意接受,那就必须他自己找人鉴定!

这就是现状!

书画艺术品等设计收藏的鉴定,并不像工业产品那样,拿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去测定一下就成,——艺术的东西,技术监督局不会受理的。

因此来说,我的理解就是,收藏品不涉及“易手”行为的时候,鉴定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比如民间的鉴宝活动,即便是有顶级人士给你出具了鉴定证书,那也充其量给持有人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真等到“易手”行为发生之时,对方照样可以不予认可的——即便他认可鉴定人的水平,那谁知道你自己有没有用假的换了真的呢?

于是,当我们的收藏品真实需要鉴定的时候,便有:

以有权人或者意向购买人愿意接受的鉴定方去进行鉴定才有实际意义

这就好比是法庭在鉴定笔迹的时候,当案件需要时,只有“控辩双方都同意的鉴定机构给出的结果”才是法律认可的。

从合理性来说,这种“鉴定需征得有权人同意”的做法,是确保“藏品确权”需要做的基础流程。

这样剥开之后,道理就很简单了,——你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要按照你愿意接受的方式去进行才妥当啊。否则,本人不认可甚至不相信的人去对你想要的东西指手画脚,那当然不能接受了!

于是乎,开篇提问的问题答案就出来了:

【有权人愿意接受让画家本人去进行作品鉴定】那么出来的结果便是权威的!

——此权威是基于真正的权利人自己愿意承担结果的基础之上的,也代表了他自己的真正意愿。当然有效。

否则,【有权人一定要自己选择指定的鉴定者】那么,在不选定创作者本人的时候,也是没有办法的。


文后语:

收藏鉴定,自古以来都是一直处在各种争议之中的,且往后的时间里,这种局面不会很快改观。收藏品的世界,本身就是真假并存的领域,“收藏不打假”这种现象,有人也乐观地评价“是保持市场活跃的重要一个方面”。

我们承认从事书画创作的人群中,大都具有深厚的职业道德与文化修养的,但也不要完全排除“仍有少量以捞钱为目的”之人存在。所谓无风不起浪,这种“作者自己能否有权鉴定”的议论之所以会出现,不就是因为有那些不良现象(书画人)冒出来的缘故么?

我仍不去评价这种观点的对错,也许,在没有标准参照的前提下,世上一切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言!

总而言之,收藏是个精神、文化与利益并存的领域,各人以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是个自己参与的深度与模式,才是真正有乐趣的方向!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2-18 20:58
  • 阅读 ( )
  • 分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