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爵位正常是长子继承,如果长子也立功封爵了,父亲的爵位应该由谁继承?

当然是其他的儿子啦。古代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种规定继承顺序的制度,而并非规定继承资格的制度嫡长子优先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其他子嗣的继承权

爵位传承之中,如果长子或者嫡子立功,拥有了另外的爵位,那么原本父辈传承下来的爵位可以选择其他子嗣继承。而且如果父爵够高,而嫡长子额外拥有的爵位比较低,后来也可以加爵于一身并不矛盾。

古代爵位制度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并非所有的爵位都是可以世袭制的。比如在宋朝的封爵,都没有其子孙后代可以世袭传承的规制。也就是父亲受爵,父亡爵终,其爵位并不能由其子孙继承

明朝与清朝的爵位,可以子孙传承。明朝施行世袭罔替,而清朝除了铁帽子王之外,普遍施行降等承袭制度。

爵位一般由嫡长子优先继承,其他诸子受封低等爵位。若嫡长子无法承爵,则从庶子中挑选继承人继承爵位,如果连庶子都没有,那就要立嗣了。古代“有子立子,无子立嗣”,可以从同辈的近支子侄中选人来继承自己的爵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的光绪帝载湉。载湉本来是醇亲王奕譞的嫡长子,但他被入嗣,醇亲王爵位就由庶出的载沣继承
清朝很多王爵都选择立嗣,比如和硕果亲王允礼无子而终,雍正帝将自己的小儿子谦妃所生的弘曕过继给了他。

不过,这也是封建时代宗法制度越来越完善的产物,而在两汉时期施行郡国并行制,当时很多诸侯国就是因为没有子嗣继承王位而国除爵断。一般来说,爵位继承人被额外封爵使得父爵无人继承的情况非常罕见。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5 00:42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