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意大利引起的清朝“三门湾事件”也是近代以来清朝屈指可数的“辉煌战绩”之一了。意大利提出租借三门湾的各种要求后,清朝不但直接拒绝,还积极备战以应对意大利的各种威胁,最终意大利悻悻而去。
当时的清朝有这样的胆气,自然有它的道理:
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清王朝,成为列强纷至沓来之地。除了几个主要列强,也有不少二三流的小邦也趁机来凑热闹,希望在列强大快朵颐的同时让它们也分一杯羹,从软弱无能的清朝那里捞些好处。
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以后,清朝对于当时的世界也开始有了各种了解。欧洲的搞笑者意大利,虽然也号称列强之一,但其实力实在是不怎么样。当时的意大利王国,由于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交织,经济发展相当的乏力。而在另一方面,意大利在军事实力上也是相当逊。
近代西方列强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不少的殖民地,意大利当然也有,只不过面积数量都非常有限。更令人瞠目的是,拥有工业化装备的意大利入侵相对原始落后的埃塞俄比亚时,却被吊打,最终大败而归。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清朝对于这个“战斗力爆表”的意大利早就有所了解,知道其不是什么厉害角色。
除了意大利本身实力太差之外,清朝敢对着意大利如此挺直腰板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意大利背后有其他列强在捅刀子。虽然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但客观上也帮了清朝大忙。
意大利王国在欧洲当时是内忧外患不断,其各地不断动荡,因巴尔干问题与奥匈帝国生出嫌隙,因北非问题惹到了法国,而沙俄在远东问题上与法国向来沆瀣一气;至于当时的英国与日本,态度暧昧,但都不希望意大利触犯损害到他们的切身既得利益。
列强为了各自利益,不断对意大利施压,法国也经常有意无意将意大利的相关情报透露给清朝。清朝心里有了底气,明白了对手是个什么货色,自然敢说“不”。
“三门湾事件”中,意大利非但没捞到便宜,还因为收回最后通牒等沦为欧洲笑柄。而这件事也成为清朝近代以来罕见的胜利。清朝能够认清敌人与国际环境,也做出了积极备战,这是最终取胜的最重要关键。
今天,有什么经验需要分享呢?
立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