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的确并非中原地区的原生动物,而是实打实的舶来品,不过这种威猛的动物自从传入以后,就受到了极大的青睐,最终形成了一种相当本土化的文化标志。
其实在“狮子”传入中原以前,在中土的神话与典籍中,有一种叫做“狻猊”的生物,比如
《穆天子传》就有记载:“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
《尔雅·释兽》中也说:“狻猊如彪猫,食虎豹。”
不过,狻猊毕竟是一种只出现在典籍与传说中的灵兽,而且古代对狻猊的形象描述都比较笼统,只说其体型巨大类似于虎,却又有很长的金色毛发,除此以外,并没有其他的具体形象描述。
直到狮子这种现实生物传入以后,中原的人们第一次见到狮子,就惊呆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神兽狻猊吗。于是,狻猊开始与狮子画上了等于号,狻猊除了在龙生九子的传说中被描述为龙族之外,其他情况下都被视作狮子。刚开始的名称为“师子”,直到隋唐时期开始加上了反犬旁,成为了现在的“狮子”。
狮子原本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古老生物,西南亚洲、非洲地区与欧洲都曾经有狮子生存。不过随着气候变化,狮子的分布范围大幅度收缩,欧洲、阿拉伯半岛、北非等地的狮子最终都走向了覆灭,非洲的狮子分布范围也大规模南撤,在亚洲,狮子只少数分布在伊朗高原与印度西部的草原地带。
古印度是亚洲狮主要的分布地区,在梵语中狮子被称作“僧伽彼”,作为王权的象征。而佛教诞生以后,狮子又融入了佛教文化之中,成为佛祖释迦摩尼的化身。古印度孔雀帝国时代,佛教昌盛一时,并且大规模对外传播,而中土的佛教也是这时候传入的。
随着佛教一起传入的,还有狮子文化。《汉书》中记载,汉章帝、汉和帝时期西域大月氏遣使送来了狮子、犀牛等珍稀动物,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虚无缥缈的神兽狻猊开始具像化。
且不说狮子体型巨大,自带威严让人生畏,丝毫不逊色于老虎,另外一方面在古代狮子的亚洲原产地,比如安息帝国、古印度地区,狮子都是王权与至高无上的象征。所以,狮子这种动物从传入中原的一开始,就是一种地位起点非常高的动物。
中国人向来喜欢祥瑞,给很多动物都赋予了寓意,比如蝙蝠象征福气,仙鹤象征长寿等,而狮子这种凶猛的猛兽,也被视作吉祥与威严的瑞兽,随着佛教文化的兴盛与狮子自带的威严气息散发,中土形成了深厚的狮子文化。
狮子这种大型猫科动物,成年以后威猛有力,而小狮子又憨实可爱,佛教传入后,作为佛教代表性神兽的狮子,其形象也开始广泛传播开来。
一来,狮子毕竟不是本土生物,古代作为番邦朝贡的贡品,难得一见,而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百姓们对于这种罕见的动物好奇心越来越重,心中也莫名越来越喜欢;
二来,古代无论皇家贵族还是民间,都比较敬畏鬼神,尤其比较害怕无形的邪祟,狮子这种动物非常凶猛,其形象被认为能镇恶,而节庆的时候,狮子又被视作一种可以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的动物。
所以,上至天家贵胄,下到庶民百姓,对于狮子都是非常喜欢,狮子传入中原后,衍生出了与舞龙并称的舞狮习俗,狮子的形象被广泛用在装饰、建筑、服装等方面,受到广泛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