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由是迷信还是医术?

包括我的家乡在内,很多地方的孩子在小时候,有一种“孩子被吓着”的说法,就是孩子明明没生病,但就是成天无精打采迷迷糊糊,或者有时候无端哭闹,而在农村地区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在盛满水的碗里竖两根筷子,或者其他法子,一番看着没什么道理的仪式之后,孩子就莫名恢复正常了。

其实,这样科学难以解释,但确实有效果的法子,在传统的中医里有专门的称呼,叫做“祝由术”,在上古巫医不分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

所谓祝由术,“祝”意为“咒”,“由”意为“病所从生也”,祝由术是中医里一门据说通过祝说病因进行治疗的神秘方法。

画符,很多农村地区的人都见过,请个道士过来做法事,道士一番操作,然后念叨着跳来跳去,最后画符之类,真真假假,谁也不清楚。

刘向《说苑·辨物》中记载: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也就是说,古代有个叫做中庶子的人,曾见过一位叫做“苗父”的祝由高手,苗父是一位上古医者,他的诊治手法与过程都相当奇特,他将一种菅草变成草席,供自己和病人坐下,又用菅草编成狗的形状,有人求诊,他就拿起一只草狗,面向北方念念有词,而病人离开他家的时候就能够恢复如初。

相对于苗父,古代大部分的祝由师在治病的时候,祝词繁复手法繁琐,除了念咒还要画符、烧符、焚香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往往只能治疗一些很简单的病症,本事远比不上苗父。

祝由是一种官方化的巫医,隋朝就被纳入了正式的官方医学范畴,宫廷设“祝咒博士”二人,后来的唐朝继承隋朝制度,医署之中设立了“咒禁科”专门主管禁咒,除邪魅之法。

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记载:医方千卷,未尽其性,故有汤药,有针灸,有禁咒,有符印,有导引。这里所说的禁咒,就是祝由。

宋朝有金镞咒噤科,元代正式命名为祝由科,明朝继续承袭。

尽管祝由科的大夫,他们往往被传统的医家所鄙夷不屑,但是从唐朝到明朝的太医院之中,历代的官方医署之中,都存留有其一席之地。

清朝时期,太医院中的祝由科被废,但满洲信奉萨满,因此除了对于患者正规的医疗之外,仍旧保留着跳大神的习俗,用以驱役鬼神。

我们常说“巫医同源”,其实今天的中医根源,就是当年上古时代的医学先驱“巫”,随着文明的进步发展,医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而由巫术之中剥离出来形成了传统医学,中医学科诞生,春秋时代,中医药学体系建立。

而祝由术,应该是早于中医诞生的。

《黄帝内经》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祝由所使用的方法,并不全是平常中医的方法,这需要对天道、人道与医术都有深厚的修为,这并非不经过学习,单单跳大神就能学的。

祝由术对于病因的理解,更加精细却也更加博大,始终在追寻疾病的根源,这种追溯甚至会渗入到患者的八字、性情等之中,而且,祝由师必须精于医术才可以。

事实上,祝由术在传统中医延续过程中,已经被中断失传了数百年,或者说现在的祝由术可能与古代真正的祝由术,存在着极大的区别,早就不是当年的祝由术。

那么,祝由术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效呢?

赵海涛先生曾写了一篇《祝由科的邪门邪术》,这是有关其对于祝由术的亲身所见与体验,文章写得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而在这本书里,就有很多民间使用念咒之法治病,着实有效的故事,而赵海涛先生心存疑惑,却又对于事实不得不折服感叹。

尽管祝由术大多数的过程与原理,无论科学还是传统中医理论都难以解释,但它的确有明显的效果,而其中有一部分,也是可以找到治病原理的。

其实,祸祟邪气是中医之中的病因之一,中医诸多经典与历代名家对此也多有论述,同样由于怕祝由受到迷信舆论的诋毁与误导,所以现代的中医书籍等往往避而不谈,而民间却依旧有很多采用祝由术治病的法门,或行之有效。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