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前,丘吉尔原本以为能够撤出五万就不错,撤出十万很了不起,因为当时德军大兵压境,盟军危在旦夕,可令人意外的是,德军突然停止前进还划出了停止线,使得最终成功撤离的英法士兵达到33.8万人,是此前预估的七倍。
距离当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至今都没有确凿依据说明,当年的德军到底为什么做出如此怪异的举动。
而对于德军的“手下留情”,后世主要有这些猜测:
德国陆军内部的冲突龃龉在德军接到停止命令前,德军装甲兵团司令克莱斯特就已经特令军队停止向前,当时的德军装甲部队在法国快速推进的时候装备磨损严重,需要修整,甚至有人认为突击部队中有一半的装备,都需要修理或者保养。
但所谓兵贵神速,德军参谋长哈尔德反对克莱斯特的命令,试图夺走前线控制权,哈尔德下令挺进敦刻尔克,可前线的军官拒绝执行命令。
正式因为德军高层之间的意见不一,给了盟军喘息的机会,双方各执一词闹到了狼堡,而一线指挥官的意见得到了元首的支持,因此形成了令人意外的命令。
用今天的眼光看,当年的这道修整命令的确是贻误了战机,可在当时,德军装甲兵团指挥官在没有预料到英国调集水上运输队能力的情况下,暂时修整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第一,
盟军撤退中,反坦克与重型武器并没被毁,盲目推进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英法联军当时还有五百门反坦克炮,七百五十门高射炮与上千架大炮,这是很大的威胁。
第二,
装甲部队虽然机动性高火力强大,但在缺乏步兵支援的时候难以单独形成攻势,而德国的补给线已拥堵二百多公里,随时要面对盟军进攻。
第三,
装甲部队不适合在敦刻尔克的沙地作战,若强行推进,要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当时德国全国每个月只有两百辆坦克的产能,保护装甲部队的连续运转能力极其重要。
第四,
法国之内其他战场的战斗还没结束,潜伏各地的法军随时可能伏击德军,德军也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盟军在路上阻击,快速推进的话,侧翼很容易被进攻。
空军司令赫尔曼争功德军陆军在西线快速挺进的时候,德国三号人物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却并不愿意将胜利的成果拱手让给陆军方面。
戈林在1935年成为空军总司令,但他经常流露出对于这场非正义战争的厌恶,他与陆军隆美尔、曼施坦因等之间相互鄙夷。
原本,因为闪电战征服波兰等战役成功,陆军风光无限,而这回在敦刻尔克让德军装甲师再出尽风头,大量陆军将官升迁,那戈林的地位也就会受到巨大影响,甚至影响空军预算。
作为当年参与啤酒馆事件的元老,戈林与元首私交甚厚,为了给自己与空军争取更多利益,戈林利用自己与元首的私交影响整体的作战计划,希望空军在作战计划里担任更多角色。
不过事实是,德军的正式机场距离敦刻尔克海滩还有很远距离,轰炸机要投入战斗,只能从德法边界或法国的临时机场起飞,这非常冒险而且作战质量很低。
相较之下,盟军的空军作战优势极其明显,之前的战斗中,英国皇家空军就成功击落了大量德军轰炸机,然而戈林依旧不顾现实,想要让空军彻底取代陆军推进的作用。
当时戈林依旧不断指挥空军轰炸盟军,然而航空炸弹在敦刻尔克海滩上爆炸,只会炸起一层沙子,盟军在德军空军的轰炸中损失轻微,反而还击落了大量德军飞机。
整个撤退期间,英国空军损失106架飞机,成功击落德军140架飞机,戈林坚持让空军参与作战的计划,可能促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
德国向英国示好按德国原本的部署,敦刻尔克战役后就要对英伦三岛进行作战,必要时占据整个英格兰,不过元首心里并非想要这么做,他只是想吓唬英国人。
其实在元首心里,他觉得英国主体盎格鲁萨克逊人是古日耳曼人后裔,很大程度上与德国人出自同源,甚至称英国人是“荣誉日耳曼人”,英德开战不太好。
况且,当时德国内部希望促成英德交好者大有人在,戈林在德军击败波兰后,就曾秘密联系英首相张伯伦,想促成英德之间的和平。
那时的英国实力依旧不可小觑,并非无法与德国抗衡,从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外部力量成功进犯过英国本土,德国很清楚自身实力,占据英国这个计划有点太雷了。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德军突然停止挺进,可能就是想让英国体面退出战争保持中立,若将盟军逼上绝路,那么德国就彻底失去了与英国谈判的机会。
就算无法与英国媾和,不将美国拉下水其实也是个好方案,当时的德国意图东扩,倘若在欧洲西部大肆树敌可不是好事,与英国睦邻友好甚至一起对付苏联,才是最好选择。
不管当年德国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最终在敦刻尔克之外20英里处停下了脚步,的确给了盟军喘息的机会,这也成为了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对英国来说,丢弃大量装备虽然可惜,但与保存下来数十万将士的性命相比,算不了什么,成功撤离的大量英军与盟军战友,成为了后来全面击溃德国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