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过故宫博物院的人应该都会发现,在紫禁城护城河的外围一大圈,还有一片房屋,按照建筑规格来看,这并不是王公贵族的府邸,当然也不可能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毕竟这片地方在过去属于皇家之地。
事实上,紫禁城筒子河外围类似民居的建筑,乃是明清两代宫廷的宿卫之处,也就是宫廷之中侍卫们居住的值班房,也就是清朝的围房。
朱棣夺位之后,按照南京紫禁城为蓝本,稍稍进行缩小,在北京建立了一座几乎一模一样的紫禁城,而朱棣对于宫廷的安全非常重视,可谓惊人。
比如,为了防止有人挖掘地道潜入皇宫,整个紫禁城的地基都使用层层砖石铺垫,在那个时代用寻常器械,根本就挖不动。
紫禁城的外围,还有一圈非常宽阔的护城河,也就是后来通常所说的筒子河,而在护城河的外围,还有一大片的“保安室”,明朝称作“红铺”,专门供戍守宫禁的侍卫们居住。
《弘治会典》:五门左至阙左门东第五铺,午门右至阙右门西第五铺,长安左门至外皇城以东第六铺。
这里说的“铺”,就是红铺,也就是侍卫们居住的场所。
《明宫史》记载:城外周围红铺三十六处,每晚有勋臣一员,在阙左门内直宿,每更官军提铜铃巡之,而护城之河绕焉。
清朝入关之初,虽然当时的紫禁城受到了很大破坏,清皇室重新翻修,风貌早就与明朝时期迥然不同,可基本的规格布置还是差不多的,没什么大的改动。
清朝紫禁城的外围,红铺依旧还在,里面居住着戍守宫禁的侍卫们。
《国朝宫史》:紫禁城墙四角有重楼,城外东西北三面守卫围房七百三十二间,护城河绕于外城。
只不过,稍稍有所变动:西华门外北栅栏,神武门外西栅栏、东栅栏,东华门外北栅栏,各直以护军参领一人,护军九人。
红铺四周设起了栅栏,并且乾隆时代,红铺被改名为“围房”。
清乾隆初期,京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状态,通衢大道越来越繁华,商市也因此不断进行了扩张,而皇城禁地的范围也不断相对缩小,宫廷守卫任务不断加剧。
明朝时期分散的单座守卫值班房,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宫廷守卫的需要,因此出于强化紫禁城的防卫守护的目的,守卫值班房被改成了围房。
围房又称作“连房”,除了守卫功能,还有仓储的功能。
《日下旧闻考》记载:官三仓在西华门外北围城,连房百有十八楹。车库在紫禁城内西筒子河西,连房十一楹,贮车辆等物,神武门外东连房七十有九楹,收贮车辆。
此外,恩丰仓贮藏的内监所食的大米等,都放在东华门外的北围房。
总而言之,明清两代,紫禁城之外那一圈房子,乃是侍卫们居住与值班的场所,清朝时期这些地方也有了仓库的功能,用来存放车辆与大米之类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