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后,苏军继续向被德军占领的哈尔科夫进军,当时苏军以为德军已失去斗志,没想到苏军陷入强弩之末的时候,德军反扑,哈尔科夫反击战使得苏军方面折损达到25万人,甚至有人觉得若非这场战役,苏军极有可能在同年就提前结束苏德战争。
1943年年初,被苏军围困的德国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一带陷入泥潭之中无法抽身,被苏军妥妥当当给消灭得干干净净,最终,苏联获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最终胜利。
胜利之后的苏军,继续向西南方向挺进,对当时被德军占据的重镇哈尔科夫进攻,准备在第聂伯河东部地区,消灭掉以哈尔科夫为中心的德军力量。
虽然苏军成功了,但还没站稳德军的南方集团军就出人意料地采取机动战术,在哈尔科夫进行绝地反击,以两万伤亡全歼苏军十多万人,若是加上受伤失踪,苏军折损超过25万。
哈尔科夫反击战也是时任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施坦因的巅峰之作,被德国方面寄予了最终扭转大局的厚望,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场战役的意义非同一般。
兵家必争之地:哈尔科夫哈尔科夫是当时苏联第四大城市,也是成员国乌克兰的“第二都城”,地位仅次于基辅,其位于乌克兰平原的核心地区,是一个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也是保障苏联南翼交通的重要节点。
不仅地理位置重要,哈尔科夫还是苏联当时重要的工业重镇与军工业中心,分布在哈尔科夫与周边的工业区,是苏联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基础所在。
苏德战争时期,双方为了争夺哈尔科夫先后打了四次,初次是德军夺城,第二次是德军在此粉碎苏军进攻,第三次是曼施坦因指挥的反击战,最后一次是苏军收复此地。
从巴巴罗萨计划刚开始时的势如破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全面溃败,德军兵败如山倒,几乎不可能完成接下来的逆袭,无奈之下,只能押宝在冯·曼施坦因的身上。
曼施坦因出身军事世家,父亲和祖父都在军中担任要职,连舅舅都是将军,冯·兴登堡元帅也是他的近亲,与隆美尔等人不同,曼施坦因长期任职参谋本部,拥有极高战略视角。
苏军接连收复哈尔科夫与库尔斯克之后不久,曼施坦因就接到率领南方集团军群尽快拿回哈尔科夫的军令,元首两次亲临前线,都是在这个期间,目的也都是为见曼施坦因。
其实当时的曼施坦因手下,只有东拼西凑来的不到十万军队,而苏联方面大约有五十万人,可实力相差悬殊之下,曼施坦因却信心满满,他敏锐洞察到苏军正在由盛转衰。
那时的苏军西南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做出了误判,他以为德军在苏军追击之下会退守第聂伯河西部,必须赶在此前切断德军退路,同时对德军进行合围战。
不过曼施坦因发觉瓦图京的西南方面军推进太快,后勤方面根本跟不上,而且士气因连续行军与作战而不断衰竭,沃罗涅日方面军战斗力损耗严重,兵力与装备也少得可怜。
与不算衰竭的苏军相比,德军看起来处于弱势,实际上却在不断壮大,补给线也在不断缩短之中,此时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虽然比较少,但都是精锐力量。
德国本部给了曼施坦因极大的自主权,几乎要什么给什么,党卫军三大王牌与虎式坦克都被调给了曼施坦因。德国方面为了哈尔科夫反击战,全力投入,相当于是孤注一掷。
很显然,曼施坦因的胃口更大,他先向南攻击西南方面的苏军,之后趁其不备北上,随即收复哈尔科夫,只要打垮西南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就孤立无援,拿下哈尔科夫也水到渠成。
所有的一切都照着曼施坦因的设想顺利展开,正在斯大林与瓦图京都还没反应过来时,苏军的西南方面军,就已经被德军的强力攻击打得溃散不堪。
从2月19日反击战正式开始,到2月28日德军突然北上哈尔科夫,再到3月6日总攻,至3月14日的时候,苏联放弃哈尔科夫,四天后德军又一举拿下别尔哥罗德,在库尔斯克对峙。
哈尔科夫反击战,成功让南线的德军缓了口气,甚至差点逆转了全局,但差点终究还是差点,并没有成功,苏军的失败,其实更多是因为过度自信。
哈尔科夫反击战,是二战期间罕见的充满戏剧性的逆袭,德军修复了前线,也消灭了苏军的先锋部队,极大振奋了士气,然而这场战斗,终究无法实现更高层面的转折。
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通常能改变交战双方的攻防,但哈尔科夫反击战,仅仅是局部胜利,此后,曼施坦因在此战中“想打谁就打谁”的状况没能再现。
哈尔科夫反击战后,苏德双方都进入了防御状态,尤其是在库尔斯克对峙僵持着,如今看来后来的库尔斯克战役倒是可能成为德军翻盘之机,但他们没抓住,主动权此后一直在苏方。
整个哈尔科夫反击战灭苏军十万,虽然对德国来说是个巨大成果,但对苏联来说是完全能够承受消化的损失,相对的,1943年后的德军不断兵源枯竭。
此战虽然提升了德军的士气,可对苏军却没什么震慑,当时国际态势已清晰,盟军在中途岛与瓜岛等地接连取胜,苏德对峙库尔斯克后几个月再战,最终惨胜。
事实证明,哈尔科夫反击战对于苏联来说虽然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并没损到其根本,而对德军来说也只是一场续命之战罢了,对最终的结局没什么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