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写了“青鹅”两字,武则天为何把宰相满门抄斩了?怎么一回事?

唐代的笔记小说里有这么一段情节:徐敬业起兵谋逆之时,武则天截获了宰相裴炎送去扬州的一封密信,信中只有“青鹅”两个字,武则天勃然大怒,认定裴炎与徐敬业勾连,因此下令将其坐罪诛灭,并且牵连家眷族人。



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其十四岁入宫侍奉太宗李世民,被封为才人,太宗驾崩后于感业寺出家,没想到又成高宗李治的昭仪,并成功扳倒萧淑妃与王皇后,成为高宗继后。

由于高宗身体不好,将很多朝堂事务都交给武则天处理,使得武则天在朝堂上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最终在上元元年,高宗改尊号为天皇,武则天为天后,二圣同尊,此时的武则天地位已经与高宗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高宗驾崩后武则天成为皇太后,由于高宗临终留下遗诏,军国大事均由武则天最终裁断,因此使得武则天拥有了绝对的权威,在中宗与睿宗两朝临朝称制。



裴炎是高宗朝的旧臣,其出身河东裴氏,乃名门士族之后,调露三年的时候就担任侍中,主持三省之一门下省的相关事务,高宗临终令其为顾命大臣。

中宗登基之后,裴炎奉遗诏辅佐朝政,担任中书令,没想到一个多月后,中宗欲封岳父韦玄贞为侍中,遭裴炎反对,中宗赌气:“我把大唐江山交给韦玄贞都没什么,何况一个侍中!”裴炎将此事告知武则天,中宗因此被废黜。

从中宗被废这件事来说,裴炎的确是个忠臣,韦玄贞的确无能,而中宗的做法想法确实也非常荒唐,只不过裴炎一开始可能并没有想过真的要废掉中宗。



而中宗被废以后,武则天只剩下小儿子李旦,于是将其扶上皇位,也就是睿宗,相较于几个哥哥,睿宗表现得更加软弱,几乎所有大权都掌握在武则天手中。

虽然是睿宗在位,但武则天却直接改元光宅,而其侄子武承嗣上疏请求追尊武氏七庙,将武氏的先祖追封为王,这时候裴炎再次上疏劝谏极力反对,认为这是在走汉朝吕后的老路,武则天对此非常不满,与裴炎之间的矛盾激化。

那时的武则天虽已年迈,但称帝之心却越来越深重,而她称帝必然要先扫清障碍,当她大肆翦除李唐宗室血脉的时候,众人一言不发,唯独裴炎极力阻拦



武则天改元同年,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谋逆,打着“清君侧”、诛灭武氏归政李唐的旗号兴兵直逼洛阳,得到了不少被武则天打压的李唐宗室的响应。

裴炎趁此机会进言,认为皇帝已成年却迟迟无法亲政,若太后归政,那么叛军没有了借口得不到响应,自然会崩解,结果御史崔詧弹劾裴炎,认为裴炎作为宰相,不想着拟平叛乱却想着让太后归政,明摆着是要逼宫,武则天将裴炎关进诏狱。

其实,武则天并非不知道裴炎的忠心,也知道裴炎与叛军并没直接的联系,但裴炎忠的是李唐而不是她,所以这样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当然不能留



据说在徐敬业扬州起兵之前,徐敬业想要笼络裴炎,就让骆宾王编了个童谣在洛阳传唱: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而裴炎果然禁不住套路,答应与其联合。

裴炎与徐敬业等联合,假称鱼跃龙门天生异象,引武则天出宫观看准备行刺,没想到因为天空突然下雨而落空,之后裴炎写了一封密信给徐敬业,却被武则天截获,内容也只有“青鹅”两个字,武则天得知后勃然大怒,将裴炎诛杀。

按照武则天的说法,青鹅拆开就是“十二月、我自与”,意思就是说裴炎将要在这个时候,与徐敬业等人联合串谋,因此将其问罪



当然,裴炎与徐敬业有联合的说法只出现于唐代的小说之中,唐代正式的史料没有任何相关记载,因此这也只是个故事情节而已,并非事实。

裴炎被武则天下令斩于洛阳之后,抄没其家,没想到裴炎家里家徒四壁几乎没什么财产,而当年曾为裴炎求情的人,也全都被武则天问罪,或贬或流或斩,倒是后来唐睿宗再次登基的时候念裴炎忠贞与冤枉,恢复其名誉,追赠太尉,赐谥号为忠。

历史上,武则天要斩裴炎主要是因为二人在朝政上不合,且裴炎效忠李唐为武则天所不容,并非裴炎与徐敬业等叛军有关联,青鹅诛相之说,只是个故事。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