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把老虎称作“大虫”有个说法,就是避讳,因为古代有位帝王名字里有“虎”字,所以规定大家不准叫老虎为虎,改称大虫。
这位帝王就是李唐皇室的祖宗,即唐太祖李虎,他还有个别名叫大野虎。
不过避讳之说不足为凭,因为将老虎称作大虫在唐朝以前就开始了,而且其他朝代也没必要避唐朝的讳,之所以有如此现象,是因为古代的“虫”与如今含义不同。
先秦甲骨文与金文之中的“虫”,看起来就像是一条虫子在地上爬行,而最早的虫是用来指代有毒的蛇类,并不是所有的昆虫。
随着时间推移,虫这个字的含义逐渐扩大,泛指所有的蛇,因此民间将蛇称作长虫。
再到后来,虫的含义进一步变大,但并非泛指所有的昆虫,而是所有的动物,没错,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被称作是虫。
中原将虎被称作百兽之王,既然如此,当然就被冠以“大”字,将之称作为大虫,这里的“大”代表着着虎的地位,这就是大虫的真正意义。
最早将虎称作大虫的,是东晋时代的《搜神记》: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
《西游记》中,如来佛也说:周天之内有五虫,乃嬴鳞毛羽昆。
这里的五虫并非五种昆虫,而是五种动物,嬴说的是青蛙之类的两栖类,鳞说的是鱼、蛇之类的,毛说的是带毛的,羽说的是鸟类,昆才是昆虫。
然而古人所说的“昆”专指非常细小的昆虫,直到后来,昆虫才开始泛指所有的虫类,而以前的虫字与现在所说的虫字含义方面就完全不同。
五虫在古代,泛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所有动物,那些没有壳或者鳞片之类保护的动物全都被称作是“裸虫”。
虫,说的是全体的动物,大,说的是一种地位。
五虫之中,东方以龙为鳞虫之长,南方以凤凰为羽虫之长,西方自然就是老虎,它是毛虫之长也是兽中之王,一个“大”字匹配彰显老虎的尊贵。
所以说,古代但凡是个动物都能被叫做虫,而将老虎称作大虫,说白了就是说虎是兽中王者所以为大,这也就是为何将虎称作大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