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儿子继承产业,还是兄终弟及,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守住宗族的财产基业,上古时代的商朝,采取的也是兄终弟及,直接父子相传的并不多见。
相较于中原,漠北的大量游牧族群在历史上,几乎都采用兄终弟及为主的王位传承方式,不仅是之前的匈奴,后来的突厥、女真等等,都是如此。
中原人嫡长子继承制,不论是嫡是长,说的都是儿子,匈奴等北方游牧族群没有所谓的嫡跟庶的概念,他们没那么繁琐的礼法规矩,一切都靠实力能力说话,也就是立“贤”。
匈奴人有时候也会把王位、家业传给自己的儿子,这也是他们实际的想法,不过未必是长子之类的,还要看哪个儿子出色就传给哪个,但往往传业予子,在匈奴不太好实现。
按照中原人的思维,偌大的家业还是自己的儿子继承比较好,父死子继,这是中原人深入骨髓血脉的一种想法,其实北方的游牧族群,还有西方人,都是这么想的。
与父死子继比起来,兄终弟及的诞生与流行主要还是因为环境影响,是种十分无奈的选择,古代的匈奴人虽然也曾兄终弟及,但这也并不是他们真心所想的。
从秦末汉初的冒顿单于建立匈奴汗国开始,直到公元前102年乌师庐儿单于单于离世,期间匈奴王位一共传承六代,除了凭借武力夺位的伊稚斜之外,其他都是父死子继。
乌师庐单于继位的时候年纪很小,所以被称作乌师庐儿单于,而他去世后,觉得自己的儿子年纪太小,因此传位给了自己的季父,也就是呴犁湖单于,匈奴王位传承出现混乱。
呴犁湖单于死后,将王位传给了伊稚斜单于的小儿子且鞮侯单于,而且鞮侯单于之后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但狐鹿姑单于又传给了自己的其他族人。
实际上,匈奴真正确定兄终弟及传承制度,还是在呼韩邪单于时期,他临终的时候留下了最后一道命令,就是“约令传国于弟”,此后的匈奴几乎都是兄弟相传。
匈奴人习惯于传位给年长的兄弟,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在《史记》之中就有记载,匈奴是以游牧射猎为生的族群,他们生性剽悍,生存环境也很恶劣。
由于匈奴人生活的漠北草原自然环境艰苦,物产也很匮乏,匈奴人的生活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也就造成了匈奴人经常南下抢掠中原。
匈奴人都是结成部族集体生活,需要有个强悍有能力的首领,这也注定了想要成为匈奴首领的话,必须本身拥有强大的武力,而且有十足的管理才能,这样才能带领族人生存。
如此一来,使得父死子继很难实现,因为那时候的人均寿命很短,父亲去世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儿子尚未长大,根本无法带领族人生活下去。
中原王朝强大起来之后,匈奴经常受到攻伐,其生存条件更加艰难,对于首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与中原的“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是一样的道理。
为了大家能够生存,匈奴首领去世后往往都是传位给年长的弟弟,不仅王位,还有自己的家人妻儿,等到新首领临终,再将王位传给前首领已经长大的儿子,以保族群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