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类的传统名句,其实很多话都被截取了关键部分,往往人们熟知的部分,其实意思与原来大相径庭。
言必行,行必果。
这句话绝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自己说出来的话,那就一定要兑现,言行合一,能够说到做到才是最重要的。
后世之人,都将这句话当做是君子典范,如果身边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言出必行、信字当先的话,那么一定要称颂这样的人是有信用的君子。
不过实际上,这六个字仅仅是半句话而已,孔子在《论语》当中的原话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这句话后半段,难不成是孔子教导大家不要守信用吗?
其实这要从这句话的诞生背景说起。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这个故事虽然很长,但用大白话总结描述一下就是,孔子说,如果让我做的事情不符合道义的话,那我宁肯失信,不然跟小人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正如《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认为世间的人,能够做到不臆断、不武断、不固执己见还有不永远以自我为中心,那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了。
其实,孔子所说的话,并不说让人不守信用,他反对的并非是“信”,而是“必”,说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种事情其实非常武断,不符合孔子的理念。
世事无常,经常会有意外的情况发生,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打个比方来说,答应了一个人做什么事情,可后来发现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人,而他要求你做的事情也不是好事,这个时候你还要坚持兑现承诺,那就是在助纣为虐。
再比方说“善意的谎言”,如果出于好心而说了谎话,那也并不是小人的作风,也能够算得上是君子的风范。
孔子的意思非常清楚,世人固然是应该遵守信用,说到的事情都要做到,但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符合道义,如果违背了这个准则,那就不能“必”。
就好像孟子所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无论孔子还是孟子,圣人并不是那么恪守陈旧教条的老古板,他们也知道变通,知道任何事情都要因时制宜,只有道义,才是人们应该恪守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