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作品当中,古代有些人喝酒就像是在喝水一般,抱着酒坛子在那里豪饮,甚至号称是“千杯不醉”,而在很多的典籍当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像是汉朝的廷尉于定国,《汉书》中描述其“饮酒至数石而不乱”,那时候一石是十斗,一斗是十升,说白了就是于定国每次喝数百升都不会喝醉。
听起来实在是不可思议,别说是喝酒,哪怕是喝水,如此多的量恐怕也受不了,而古人的海量主要有两个原因:当时的酒没现在这么醉人,其次是度量衡的偏差。
且不说古代的人到底能不能喝这么多的酒,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古代很长时间内,国内的酒度数都不是很高,其中并没有多少的酒精。
虽然早在先秦时代,国人就懂得了酿酒,但那时候的酒都是发酵酒。
一开始人们发现酒,就是谷物、果实之类密闭发酵,产生了醉人的香气,也就是酒精诞生,之后人们用谷物之类,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由此产生最早的酒。
发酵酒原本度数就很低,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或者温度上升,不仅会导致变质,也会让其中的酒精大量挥发,一旦超过十度就会停止发酵,过了一定的时期酒精度数进一步下降。
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的酒度数也有所上升,比方说东汉时期比起西汉时期,同样数量的粮食谷物,获取的酒数量却降低了,这也意味着酒精度数提高。
因为酒精度数的上升,东汉时期的人将高度数的酒称作是“毒”。
也因为酒精度数的上升,西汉时期豪饮的情况,在东汉就开始变少了,而到了后来随着酿酒技术的提升,更加明显,尤其是酒曲的诞生,使得酿酒技术猛然变化。
不过,从先秦到唐宋时期,哪怕是最高读书的白酒,度数通常也不会超过十五度,到了宋朝初期开始出现了蒸馏酿酒方法,但与现在的蒸馏酒也不是一回事,度数还是很低。
北宋晚期,真正的蒸馏酒技术出现,酒的度数有了明显上升,但当时这样的酒产量很低,并且因为度数太高,往往用于医药方面,并不用作日常饮用。
直到元朝,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蒸馏酿酒技术进入中原,在明清时期突然兴起。
比起从前的发酵酒,蒸馏酒的度数有了非常高的提升,也因此到了明清时期,几乎再也没有那种豪饮不醉的事情了,但喝酒的人群却越来越多。
明清时代,因为酿酒技术的进步,还有人们对于酒的需求量增加,很多地方每年粮食产量的半数都用于酿酒,因为饮酒成风,使得粮食危机也不断加剧。
在我们今天看来,古人的豪饮海量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同朝代的度量衡都有非常巨大的变化,并不与如今一样,古人的海量未必是真。
在《梦溪笔谈》中描述,汉朝时期的六斗,也就是宋代的一斗八升,差距巨大。
而汉朝的一石,在《石林笔记》当中估算,也就相当于宋代的十九斤的样子。
更何况,很多的古代典籍记载的事情,并不详细,那种喝几石都不醉,到底是连续饮酒,还是在宴会上断断续续饮酒,都没有说清楚,更何况,使用夸张说法也是传统。
其实,很多典籍上描述的事情,都未必是真的,因为用虚数进行形容,并不算少见,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也算是比较正常的量,那种一次喝上百斤的,实在不可信。
不要说那是喝酒,哪怕只是喝水,如此巨大的量,也不是常人扛得住的。
也就是说,很多典籍当中说的那种豪饮,不过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一个人很有酒量,这个人的确非常能喝,但并不是真能喝上百斤的酒。
整体来说,古代的人那种巨量喝酒,一方面是因为古代的酒度数没现在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朝代度量衡变化很大,再者就是使用虚数描写,并非真喝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