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否》当中,王大娘子经常说自己的父亲是前朝太师,配享太庙,而盛明兰的闺蜜余嫣然的祖父,是当朝太师。
这里所说的太师,其实也就是“三公”之一,不过南宋之前的三公并没有太师。
历朝历代对于三公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有时候说的是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有时候说的是太师、太傅与太保,说的是朝廷之中三位最有分量的臣子。
秦朝建立之后,除了丞相之外,还设立了太尉与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首,御史大夫负责朝廷监察,而太尉则在名义上掌握兵权。
汉朝建立后,基本沿袭了秦朝的那一套,丞相、太尉与御史大夫并列三公。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强化集权削弱丞相,汉武帝设置并且不断提升大司马、大将军的地位与实权,后来丞相改名大司徒,成为三公之首。
太尉虽然说名义上是兵权执掌者,但也就是名义上,事实上太尉的职权很有限,而御史大夫的地位相对最低,但实权却高于太尉。
汉朝末期,三公逐渐变成了大司马、大司徒与大司空。
不过这三者在西汉时期并非并列,不管地位还是实权都时高时低,因此这个时候的三公也就是说说而已,是个习惯性的说法,并非具体的制度。
而到了东汉时期,也就是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大司马改为太尉,与司徒、司空并列,这一时期的三公职责不同,但地位都是一样的。
三国时期,将太尉、司徒与司空并尊三公,太师、太傅与太保并称三师。
之后直到宋朝时期,都基本沿袭这样的规矩,以太尉、司徒与司空为三公,都属于是正一品的品阶,但几乎都是闲缺,主要作为加衔,单独来说并没有实权。
因为经常被用来乱加,所以到了北宋末期的时候,直接将太尉、司空与司徒废黜,而沿袭上古的制度,将三师,也就是太师、太傅与太保作为三公。
元朝的时候,仍旧沿用这一套规矩,后来都将太师、太傅与太保作为三公。
大多数的时候,三公都属于是虚衔,主要是加给那些功臣勋贵的,并不会有什么人单独拥有三公之一的地位品阶,这时候的三公,就是个名誉头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