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要到泰山封禅?泰山封禅又始于何时呢?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一般在泰山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

元代刘埙在《隐居通议•礼乐》解释说:“……封禅取高厚之义,封土于山,而禅祭于地,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也。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厚以报地。”

据《史记·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秦始皇向东巡行郡县,上邹蠌山。立石碑,他与鲁地的儒生们商议,刻石歌颂秦朝的盛德,商议封禅祭祀天地山川的事情。

于是登上了泰山,立石碑,筑坛,祭天。下山时,突然刮风下雨,秦始皇在一棵树下避雨,便封这棵树为“五大夫”。随后又在在梁父祭地,将盛德功勋事迹刻碑。

秦始皇为何要到泰山封禅?主要有4方面原因:1、昭告天下,宣布皇帝地位的合法性。祭天就是要告诉上天,已经改朝换代了,皇帝是受命于天,代天来统治群民的,群民要接受皇帝的统治。2、为自己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结束了各国战乱,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等,社会进入了太平盛世,作为一个德政显赫的皇帝,有资格更有必要来封禅。所以,封禅后,立碑刻字,把秦始皇的功绩都刻在石碑上,流芳万世。3、炫耀国威,震慑四方。封禅需要耗费很多钱财,没有一定的实力是承担不起的,同时,各方面参与封禅的人众多,浩浩荡荡,很有阵势和气派,显示的是国家的实力。

4、满足得道成仙的愿望。古代传说,黄帝因封禅而成“仙”了,秦始皇也有成仙的强烈愿望,他派方士徐市等人入海求神药,终不可得,耗费了很多钱财。

所以,他自己要达到封禅而成仙的目的,即使不能成仙,也可以使秦朝“稳如泰山”,“国泰民安”,因为“泰山安,四海皆安”。

泰山封禅始于何时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记载,封禅产生于伏羲氏以前的无怀氏。他在记述齐桓公称霸诸侯后欲封禅这件事时,大段引述了管仲劝阻的话。

管仲说:古代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知名的有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嚳、尧、舜、禹、汤、周成王,“皆受命然后得封禅”,就是说这些人的封禅是受命于天的。经管仲劝说,齐桓公才停止封禅。

而宋元之际的马端临则认为“七十二家”的说法,诗书上没有记载,不是事实,属“陋儒之见”,他认为封禅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鸣久君倾向于在秦始皇之前已有封禅之说。《管子》中有“古者封泰山、禅梁父。”《孟子》中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史记》中更明确地记载说:“昔黄帝东至于海,登岱宗。” 泰山具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地位,作为象征政权的一座神圣的山,封禅始于秦始皇的说法也不足信。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