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兵器发展可分为石制兵器、青铜兵器、铁制兵器和古代火器4个阶段。
石制兵器分为砸制和磨制两个阶段,既是劳动工具,又是防身兵器。
青铜兵器是从夏朝开始,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铁制兵器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起初与青铜兵器并存。
西汉初期,铁制兵器逐渐取代青铜兵器,到汉武帝时期,基本取代了青铜兵器。
北宋时期,火器相继出现,到明代时,火器已处于领先地位,清代开始后,落后于西方。
从分类上说,可分为步战类、车战类、骑战类、水战类等;从兵器功能上说,可分为防护类装备、防身的短兵器、搏击的长兵器、远射的弓弩、抛石机、障碍类器械、战车、战船和攻击类的火器等,当然还有战马。
从出土的西汉铠甲看,有的重11.1公斤,有的重16.85公斤。
古代的长兵器与短兵器没有尺寸标准,人们把柄部较长,与成年人身长相当的列为长兵器,如戈、矛、戟、殳(shū)、铍、钺等。
柄部较短,可随身佩带,单手握持的称为短兵器,如剑、刀等,防身与搏击并用,长约尺余。
从出土的历代刀具看,短刀、铁剑一般不超过40厘米,战国的铁剑有的近1米,长的1.4米。三国时期的“环手刀”,长1米左右。
在冷兵器时代,长矛刺杀效果优于戈、戟,是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之一。矛分矛头、矛柄两部分。矛头金属制成,矛杆为木制,西汉骑兵使用丈8长矛。
斧、钺通常连称,都是用于劈砍的长兵器,周武王时期,军中的大柄斧,柄长5尺多,刃宽8寸,8斤重。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两件铜钺,刃宽27.5—38.5厘米,重8.5—9公斤。
戈、戟、殳(shū)、铍、钺等长兵器与长矛的结构类似,只是兵器的头部形状不同。唐代的长刀(陌刀)两面有刃,通长1丈,重15斤。
明代抗倭斗争中,吸收日本刀的优点,改长杆短刃刀为短杆长刃。刃部长5尺,柄长l尺5寸,重2.8斤,双手握柄,猛力劈砍,杀伤力大为提高。明代还有一种镰刀,是可勾可砍的两用兵器。
可以看出,古代手持类兵器,重的不过20斤,一般的兵器应在10斤以内。几十斤上百斤的兵器并不适于作战,因为作战不是举重比赛。
所以,几十斤上百斤的兵器即使有的话也是摆设。非手持类兵器如抛石机、障碍类器械、战车、战船和攻击类的火器等,肯定不止几十斤上百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