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叫太监爹,这个皇帝是谁?为什么?

历史上把太监称为爹的皇帝就是东汉的汉灵帝,他不但有一位太监爹,还有一位太监娘,还有犬“爱卿”呢,奇葩得让你想象不到。

汉灵帝刘宏(157—189年),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初袭父爵为解渎亭侯,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刘志死,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在位22年。

刘宏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爱做生意的皇帝,这与他的出身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刘宏出身于落魄的皇族,凭运气做了皇帝,当时正是东汉末年,宦官擅权,他不能亲临朝政,皇帝只是个虚名。

汉灵帝是位生活糜烂,不讲道义的皇帝,他的胡作非为,把国家折腾得乌烟瘴气,他荒唐无耻,令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他与宫女在赤游馆饮酒作乐,经常通宵达旦。

他还喜欢养犬,把犬唤作“爱卿”,给“爱卿”戴上文官的进贤冠和绶带。汉灵帝在玩犬跑马中,体验着聚敛钱财的快乐,沉浸在美酒和女色之中,把帝王的职责和尊严抛在脑后,为东汉的覆亡埋下了祸根。

刘宏知道自己这个皇帝是被人家请上台的,随时可能被请下台,不如趁机多捞点钱,为以后的出路做出安排,有权不使,过期作废了。

于是外邦、各郡、各封国每次进贡,在未入国库前,刘宏就先行抽成,送进皇宫,据为私有,还美其名曰“导行费”

宦官吕强看到皇帝贪图小钱,就上了一份奏章,委婉地劝他以天下为重,不要为几个小钱,惹得百姓不满。灵帝看了奏章,大为怒火,把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

汉灵帝凭“导行费”捞到了第一桶金,他在西园设置了一个小金库,有了丰厚的本金,汉灵帝就在宫里建造了“商业街”,仿造外边的街市,设有各种商店和摊点。

宫女嫔妃或扮成各种商人,或扮成顾客,还有的扮成耍猴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歌声笑声,不绝于耳。

商品种类丰富,胭脂、发簪、玉佩、女人内衣、琴、棋、书、画,应有尽有,乃至各种特色服务,五花八门,热闹非凡。

汉灵帝穿着商人的衣服,装成是出售货物的商人,在集市上游荡,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或与店主、顾客吵嘴、打斗,玩得淋漓痛快。

汉灵帝用截留下来的钱在河间老家置田建宅,以备不当皇帝时,回家还能作个土财主。

皇帝的胃口越来越大,区区“导行费”已不能满足他了。

汉灵帝极为宠信两位太监,一位叫张让,一位叫赵忠。张让是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赵忠是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2人在桓帝、灵帝时,都做过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张让封列侯,赵忠封都乡侯。他俩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对两个太监言听计从,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

被他称为“爹妈”的宦官张让、赵忠看透了他的心思,给他出谋划策,让他以修宫殿、铸铜人为名,加征田税,每亩多出十钱,他的钱财迅速增加。

但灵帝还下令各州郡输送材木、文石到京城。由宦官验收质量,不合格的按原值的十分之一收,宦官又将各种不合格的材木倒给各州郡,赚取差价。

州郡再将这些不合格的材木,运到京城,运来的木材堆积如山,后来变成一堆烂木。折腾几年,宫殿也没修成,灵帝却敛了巨额的钱财。

汉灵帝敛财又发现一招,手中掌握着很多的官位,这就是钱财,出售官爵的钱来得更多更快。他对各项官职明码标价,年俸600石的官职600万钱,2000石的官职2000万钱。

依此类推,按官定价。上至太尉,下到县令,明码标价,交钱就行。即使是国家选拔的特殊人才,价钱减半或三分之一。肥缺或重要职位,另行加价。

从光和元年(178年)到中平元年(184年),汉灵帝一直做着出售官爵,期间,官价随行就市,还可以参与竞价,出价高者胜出。大名士崔烈想当司徒,因他出身名门望族,通过关系,只花了五百万钱就拿下了一千万的司徒。

册拜之日,崔烈春风得意,灵帝觉得这个官出售亏了五百万。旁边的宦官劝说:“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也花钱做官了,以后官位更好出手了,陛下还用发愁?”

于是灵帝规定,以后新官上任、官吏调迁或晋升,先支付1/3或1/4的官位标价。

当然,也有些人不肯贪赃枉法,所以不愿做官。当时司马直是著名的清官,灵帝为他开恩,只收三百万钱,派他做巨鹿郡太守。

他以请假为名,拒不上任,灵帝不批,他勉强答应。在赴任路上,他上书灵帝,引经据典、抨击时弊,然后服毒自了。

那些花钱做官的人,上任后拼命捞钱,榨取民脂民膏,加重对百姓的盘剥,造成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导致了黄巾起义的爆发,虽然起义最后失败了,但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