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重庆名声好的人很多,名声最好的名人应该是刘伯承和陈毅,他们在历史上的功绩很大,很多名人难以超越。
刘伯承和陈毅两位开国元帅刘伯承(1892—1986),重庆市开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护法战争、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与杨闇公、朱德等发动泸(州)顺(庆)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策应北伐战争。1927年4月任暂编第15军军长,成为中共党员在国民革命军的第一个军长。
土地革命时期,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年底赴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军事,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
1930年夏回国,曾任长江局军委书记兼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协助周恩来工作,举办军训班,讲授游击战、运动战等课程。
1932年10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在前方指挥作战,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中,因反对李德的教条主义和专横作风而被撤销总参谋长职务,降为第5军团参谋长。
长征初期,协助军团长董振堂掩护中央机关通过敌军四道封锁线。1934年底复任红军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
长征中指挥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的主张。协助毛泽东等指挥四渡赤水、二进遵义等战役,使部队进入云南北部,亲率干部团抢占皎平渡,使全军渡过金沙江。1935年5月兼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同政委聂荣臻率部进入大凉山,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指挥所部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打开北上通路。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与朱德一起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被张撤销总参谋长职务,降为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等职。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和政委邓小平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指挥部队进行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和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反“九路围攻”、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战役战斗,重创日军,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2年,与邓小平领导根据地军民实行生产自给,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度过了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1943年9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6月当选为第七届中央委员。
日本投降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率部发起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歼敌近6万人,并争取高树勋率部起义,配合了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时期,兼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与邓小平指挥所部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战役的胜利,歼敌数十万,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
1947年6月30日,与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发起鲁西南战役,歼敌4个整编师6万余人。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粉碎敌人33个旅对大别山的重点进攻,经过10个多月苦战,歼敌30余万人,解放100余座县城,开辟扩大了中原解放区。
1948年5月,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1月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华东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歼敌55万余人,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亲自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解放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近半年时间,歼敌约90万人,解放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康省大部,领导剿匪作战和进藏准备工作,巩固了西南边疆。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等职。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聂荣臻(1899—1992),重庆江津吴滩镇人。
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聂荣臻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谭右铭、颜伏、冉泽、李宏茂这些开国少将都是共和国的功臣谭右铭(1910—2015),重庆市云阳。
土地革命时期,曾任中共云阳县工作委员会、云奉边区特委、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在云阳发动武装起义,后失败,到上海《群众新闻》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山西新军教导2师政治部主任,115师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军区独立5师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9纵25师政治委员,第79师政治委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任志愿军第20军政治委员,《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四机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颜伏(1911—1995),重庆市梁平区人。1931年到北平北京大学读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数次被捕,未暴露身份。1937年到抗大学,参加红军。
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军部任作战参谋,新四军6师师部任作战科长,苏浙军区司令部任作战科长,协助谭震林、粟裕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野6纵48团团长,参加过攻打泰兴城的战斗,与兄弟部队七战七捷。在莱芜战役中,48团主攻吐丝口镇。战斗异常残酷,我军伤亡很大,他坚持趁夜色强攻,为战役首立战功。战斗中中弹负伤,但不下火线,全团士气大振,被誉为“特别能打仗”的部队。还参加过孟良崮、豫东和淮海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三野特科学校任副校长、解放军炮7师师长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冉泽(1912—1997),重庆市江北区人。革命战争年代,曾任陕甘宁警备第1旅2团团长,第4野战军42军l55师参谋长,第13兵团后勤第3分部参谋长等职。
参加过长征,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西军区副军长,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宏茂(1913—1984),重庆开州区人。
革命战争年代,曾任红9军骑兵师排长,山东军区5师15团副团长,41军123师参谋长等职,参加过海城沙子岭战斗、本溪保卫战和塔山阻击战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41军123师师长,41军副军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