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学霸,多数学生不愿意进行估分;除了学霸,多数学生很难准确估分。我觉着估不估分,影响不大。
记得我高考那年,考完了也是不愿意对答案进行估分,一直到了20号左右,玩够了,快出成绩了,心理越来越焦虑了,才决定看看答案,进行估分。
后来工作后,对于成绩,老师比学生还紧张,考完了一问学生,多数学生都不估分,有个别估分的,很最后高考成绩也有很大差距,有的文科生甚至会差100多分。
所以,我觉着孩子不愿意估分,就不要强求他估分。家长想让孩子估分,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缓解内心焦虑;另一个是为了报志愿做准备。
既然很多学生估分不准确,那么家长用来准备填报志愿,也就意义不大了。但是,这不代表家长可以不准备,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赢在高三”老师给您几点建议:
一、弄清一些报考概念:很多家长对于报考一无所知,出了成绩再去研究报考,手忙脚乱,最后很可能因为研究不透,导致抱憾终身。所以家长要提前了解一些报考的概念,比如“平行志愿”、“专业清”、“分数清”、“专业级差”。
二、了解一些报考规则:比如学校、专业和城市如何选择?报考中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是什么意思?如何操作的?什么情况下遵循“能上985,不上211”的原则等等。
三、下载一些数据:有一些数据,是家长必须要提前下载的,这是报考最重要的部分,报考本身近几年的分数线、一分一段表、大学投档表等,这些数据是报考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访问一些家长:很多参加过报考的学生家长,都成了半个专家了,有的甚至研究非常专业了,作为新毕业生的家长,一定要善于向他们学习,学习一些经验教训,孩子在大学的发展情况和大学专业学习和就业情况等,他们的经验非常直接有效。
五、参加一些培训:如果家长没有这种资源,可以参加社会上一些培训,这些培训机构会开展一些公益讲座,虽然是以让你付费填报志愿为目的,但是讲座一般都是免费的,而且也会介绍很多内容, 多听一些讲座,有助于你了解报考信息。
所以,高考结束后,不管考生怎么放松,家长这段时间不能放松,等成绩出来后,你会发现,你还很可能是报考的主力。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今天,有什么经验需要分享呢?
立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