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认为现在学校教育心态急功近利。那么学校为什么这样做。我们要找到原因,因为看到原因,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校这样的做法是,迎合家长的口味,应对社会的考试制度,同时试着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比如,一句很流行的话——你要是考不上好的初中,你就考不上重点高中。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你就考不上重点大学,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你这一辈子就完了!
1、家长做事情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2、教育制度对学生不停地分流。
家长之所以“以结果为导向”,是因为这是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公司派送给你的任务,你圆满完成了,老板认为你有能力,觉得你对的起他给你的工资。“能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再如,如果给孩子补课,孩子成绩没有立刻见到效果,那么家长就会认为这个老师的水平不高。
这种思想影响到学校是什么?学校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让孩子成绩好,分数高!学校怎么办?对老师的宣传就是——“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你的手里就握着一个家庭的幸福,请认真对待每个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些话虽然都有一些道理的!可是,在为了迎合家长和社会口味的背景下,这种说法就显得“急功近利”。因为这些话都在暗示——成绩就意味着一切!
另外一层,学生分流。看上去,从小学到初中学生长没有分流,实际上,分流认识存在的。不同的初中学校之间的差距极大——师资,资源和环境。学生进入了不同的初中,就是被分流了!初中进入高中就是又进行一次分流。高中再到大学又来一次筛选。
但偏偏我国职业教育制度不完善。不被社会和家长认可!从初中被分流出来的学生与失败划上了等号。
所以,不要说家长,学校急功近利。考试制度决定了父母和学校就得全力以赴!父母能做的就是各种补习班,学校能做的就是顶着压力,顶着被处罚的风险——分快慢班!学生只有去适应!
“急功近利”不是学校能决定的。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车上的人要么坐在车上,要么离开,自己步行前进。那么这种环境下是不是所有孩子都不幸福,并不是这样的。只是不在像你我小时候的那种幸福罢了。
还有,就是中国父母不愿意放手。源于社会的不安全,源于父母自己没有安全感。还源于孩子是弱小,容易被控制。孩子那么容易被控制,那么如何安排,父母是有权力的。老师呢?奖金政策指哪就打哪。
今天,有什么经验需要分享呢?
立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