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服务客户?
虽然本土银行也开始重视起了服务营销,从店堂里各种精美的宣传小折页到街头的灯箱广告招牌;同时也重视起服务来,从改善整个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到推出一系列针对顾客的便利服务措施,但这一切也只是局限于以零散点的形式而并非是以整体营销战略的意念面介入的,由此也使得银行的品牌传播表现不够创新,服务营销手法也显得过于单一,整个营销和宣传看上去零敲碎打不成气候。
谭小芳老师近期银行业的课程排的很满,其中又以服务营销、服务管理、服务技巧方面的培训和咨询为多。谭老师在咨询培训、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银行服务营销问题解析如下:
1、品牌传播手段单一管理乏力
2、收费之争彰显银行营销缺失
3、银行服务成为营销软肋
4、应变僵化缺乏营销专业人员
5、广告诉求没有深入消费者内心
而目前来说,银行的服务还存在着种种不足:
在银行里面,柜台人员的服务体现在仪表、态度、语言、工作速度等几个问题上。对于仪表,绝大多数银行都已经导入CI和具体规定,但服务态度则要看工作人员的心情了,心情好,则态度好,心情不好,则态度马虎。
银行服务中存在最需要提的问题就是工作速度,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几乎没有一家银行的职员工作讲究速度,他们一直就是慢条斯理的,而不管顾客是不是有事儿急着办完,反正在他们看来,他们干得快也还有客户来,慢也还有,何必着急呢?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个银行还喜欢在自己的柜台上摆一个电子调查机,问你对本次服务是不是满意。许多次的的工作速度与低效率,又没有什么创新的内容在,顾客怎么能满意?只是许多顾客不想多找麻烦而未去投诉和提意见而已。银行种种不能真正体会客户所需的不到位服务几乎就成为其营销的软肋。
谭老师根据自身的神秘客人调查和对消费者的不完全访问,到银行去办事排队等候早已成了许多顾客的习惯,尤其是中午,排队等候的人更多。与此相对应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却比平时更少得可怜,通常都只开一个窗户,根本不管你外面这么多人等着排队。没有灵活多变的业务应对方式,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将顾客作为服务的中心与重点。这些送上门来的客户都没有被服务好,银行却又花钱大做广告,其实际的意义又何在?
那我们还是回过头来,先看看当今世界金融巨头们,他们当初真正是靠什么发展壮大的吧。如果去深入探讨一下高盛、花旗、摩根等等大的财团,会发现当初被他们奉为圭臬的不是利润,而是服务,是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并为其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例如高盛历史上的领袖西德尼?温伯格所关注的是为谁服务,而不太在乎能赚多少钱。摩根长期秉承的宗旨是以一流的方式做一流的生意。这就是传统上被顶尖银行家们视作圭臬的以长期客户关系为核心的银行文化。这种被各银行家们所秉承的价值文化才真正保证了金融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自身的金融知识帮助、促进客户发展,在伴随着客户发展成各个行业巨头的同时,也促成了各金融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最终成长成了大型金融巨头。谭小芳老师认为,各种管理模式,以及动辄上亿美元的管理支持系统,其初衷都是服务于其价值文化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扫描几个服务现象,藉此检讨一下我们国内银行业的服务现状:
●客户希望一米线内没有人,可是在他办理业务的时候,别的客户不但可以看见他在数钱,甚至就连输入密码都可以看见;
银行的服务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谭小芳老师认为,由于人的千差万别,员工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会因为心情、身体状况、环境等因素影响到服务,要追求整齐划一的服务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将标准化服务与员工的个性结合起来,在服务标准的要求中充分彰显出个人服务的魅力,在多元化基础上形成服务共识。
塑造银行服务企业文化,需要调整现有的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素质,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设计各种仪式和活动以增强凝聚力,树立服务明星人物,完善内部的文化传播网络等。高层管理人员注重服务智能;中层管理人员注重服务知识;基层员工注重服务规范。智能用来创新,知识用来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塑造银行服务文化中,需要最高管理层的大力支持,这样创建的过程就会很迅速,变化就会明显,社会效果更加突出。
在服务培训中,必须以提供高品质服务为基础。比如服务技巧的培训,教会员工怎么说话,怎么把话说好。在与客户沟通时,要力求用情绪与语言传达尊重、谦逊、礼貌、帮助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要培训员工有好的服务习惯,包括:准时、言而有信、承诺要留有余地、做些分外的工作、给客户有选择的机会、把客户看作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应该加强服务精神的培训
,就是无论多大代价、多困难、多费事、多麻烦、有时也要为顾客提供额外服务,仅仅是因为这是应该做的正确之事。